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新疆一个哈萨克族村落的实地研究,对该地区近年来经历的牧民定居、工矿开发、牧民环境抗争进行了回顾、描述和分析,分析归纳政府、企业、牧民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具体实践和逻辑,解释探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治理困境和机制,在此基础上对草原环境治理的理想图景进行了简要的勾勒。东村哈萨克牧民历来生活在草美、水美的天然草原上。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当地草原迅速衰退。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资源开发,加剧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深刻影响了牧民的生计、生活,使得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日益严峻。在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当地政府、企业、牧民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采取了各自的生态保护策略与行动。在政府的治理逻辑下,牧民成为生态保护政策实施的主要对象。为了保护草原,政府开展了“定居兴牧”工程,试图按照农业的逻辑将牧民定居、牲畜圈养,并按照发展的逻辑来“兴牧”、富民。其次,东村入住的企业因类型、规模的复杂异同,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反应和行动各不相同。其中,当地影响最大、最受人瞩目的是企业对受到企业建设、开挖影响后的草原实施“生态修复”。然而企业依照“差序”的逻辑进行环境污染和保护,所开展的一系列恢复环境的行动也暴露出权益的逻辑。牧民面临草原的破环和生活环境的恶化,基于生存需求,以“堵路”这种抗争行为,以“弱者”的身份和地位,求得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中,政府、企业、牧民的策略和行动并未成功扭转其恶化的趋势。无可置否,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也遭遇了发展的问题。在发展面前,东村地方政府和企业有着各自极为迫切的发展目标,并不能切实有效地做到环境保护。而传统牧民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了与草原环境相协调的发展理念,形成了有助于草原生态环境持续维护的游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发展的权威话语下,当地牧民话语却被轻易无视。笔者认为,多方互动的实现,特别是牧民群体的参与对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是必要的。而且,草原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通过生态现代化来进一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