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国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有关于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在急性脊髓损伤后,损害结果往往由两种机制引起:原发性损伤以及继发性损伤。虽然关于急性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至今仍然不是很清楚,但己经发现控制其继发性损伤对于保护脊髓组织,治疗脊髓损伤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在本实验中,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是通过Allen’s打击法所制作,我们以此模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不同时间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介入治疗,观察N6不同的介入时间对于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影响。目的观察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对于大鼠脊髓及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脊髓内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所产生的影响,探讨其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以及保护受损脊髓效用的最佳介入时间。方法SPF级72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改良Allen’s打击法来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在假手术组中,给予打开椎板但不损伤脊髓,模型组造模后不予治疗,对照组分别于脊髓损伤后10min、30min和60min向大鼠腹腔注射甲级强的松龙(30mg/kg),实验组分别于脊髓损伤后10min、30min和60min经蛛网膜下腔导管给予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166μg/ kg)。造模成功24h后处死老鼠并取大鼠损伤脊髓组织及经心脏左心室抽取动脉血,于各时间点测得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损伤脊髓组织及血清中的MDA、SOD以及损伤脊髓组织的MPO活性。结果实验组损伤脊髓组织MDA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增高,各时间点间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MDA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增高,60min与10min、30min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损伤脊髓组织SOD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降低,各时间点间SOD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OD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降低,60min与10min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损伤脊髓组织MPO含量随着药物介入时间的延迟而增高,60min与10min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治疗可以提高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损伤脊髓组织及血清SOD含量,降低损伤脊髓组织及血清MDA、损伤脊髓组织MPO的含量,从而降低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增强脊髓组织的修复,从而保护损伤的脊髓组织,这可能是N6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并且N6对于脊髓损伤介入治疗时间越早,其治疗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