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自形成以来,其地表和内部始终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形态特征主要是由地球的内外力综合作用所致,其中地球的内部作用力常被认为是形成地表地貌差异的重要原因,而“板块构造理论”对于如今的海陆格局、板块运动、大尺度的地质构造形成都给出了较为可信的解释,该理论认为刚性、弹性的岩石圈下伏着塑性软流圈,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是由于软流圈中的对流作用所至,板块俯冲和扩张板块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补偿的关系,地下Moho面作为壳幔的分界面,既受到其下软流圈层的剧烈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地壳的运动和演化,所以了解其深度、波速比和泊松比对于讨论地球内部动力学特征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层析成像方法对上地壳Pg波速度异常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探究表层与深部的地质构造联系,从而对所研究区域从下至上进行全面的剖析。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为“苏皖地区”,该地区地处我国中东部,从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长期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菲律宾板块的联合作用,而内部环境更为复杂,该地区是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大别山造山带的交汇地带,地下断裂带交错,地质构造变化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是我国中小震频发的重点关注地区,所以对该地区展开地下波速及结构的探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得到相关有用信息,为本地区地质构造和地震灾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本次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两大方面的内容:本次研究基于安徽和江苏两省现有的台站的宽频带地震计所记录的三年连续(2012-2014)数据,完成对研究区域31个台站下方Moho面深度及波速比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推算出台站下方泊松比的数值,从研究的结果来看,苏皖地区Moho深度普遍在32-38km,较深的区域出现了接近40km的情况,沿海地区的地壳厚度减薄至30km以下,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两侧的Moho面深度具有分段性特征。波速比变化幅值较大,范围在1.6-1.8之间,泊松比范围在0.19-0.29之间,结合相关地球动力学和地质学特征,认为扬子板块作为主动板块向华北板块内部挤压,使得华北板块仍然处于较强的应力背景之下;苏鲁造山带山根的逐渐消失与本次研究所得到的Moho面深度情况基本吻合,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地下软流圈不断上涌形成的软流圈蘑菇云构造引起。另外,本次研究还通过1976-2014年安徽地区Pg波到时数据对安徽大部分地区完成了上地壳二维层析成像研究,从反演结果来看,安徽中部地区Pg波速度约为6.50 km/s,其横向速度变化约在-0.44~+0.48 km/s之间,研究区域的速度分布情况与地表地貌对应关系较强,同时差异的速度异常分布情况还反映出华北地块、扬子地块与大别山造山带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并且通过成像结果证实,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下方不存在大规模的高速体,此外,“霍山窗”等几个地震高发区均位于速度异常区的边界地带,再次说明,地下速度的转换带亦是构造上的不稳定带,易于发生应力的转换和能量集聚,造成该地区小震频发或引发中强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