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家蚕血液型脓病及生物药物防治的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蚕(Bombyx mori)血液型脓病,是由病原体——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蚕病,又称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的特点,严重危害桑蚕业的发展。以广西现行用夏秋蚕品种“两广二号”为试验种群,本文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并结合生产调查,系统研究了BmNPV病毒多角体及病毒粒子的分子结构、病毒对家蚕的致病力以及与之相关的三个主要结构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鸡免疫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结合BmNPV甲醛灭活疫苗以及萘啶酮酸配置而成的复合生物药物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的预防效果。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对家蚕核型多角度病毒进行了扩增提纯,借助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显微摄影,首次获得了广西家蚕BmNPV病毒株多角体和病毒粒子的电镜扫描照片。2、对该病毒的三个主要结构基因gp64、polh、p10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确定了其与同类病毒之间的亲缘关系,广西流行的毒株与广州的亲缘关系最近。这些分子流行病学方面的初步探讨,为有效防治家蚕血液型脓病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3、测定了该病毒的半数致死浓度及其与家蚕龄期的关系,进一步确定了该病毒的致病特点,首次确定了BmNPV对“两广二号”的半数致死浓度;同时对该病在蚕座内传染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饲养密度与感染率显著相关。4、制备了抗家蚕血液型脓病的鸡免疫卵黄抗体液,确定了免疫卵黄抗体及其与萘啶酮酸和BmNPV甲醛灭活疫苗配置而成免疫复合生物药物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商业应用程度的拓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展EDI应用开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已经步入转型期。然而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年十月的“淘宝商城事件
本论文研究了温度、pH和营养条件对来源于棉花、葡萄、苹果和甜瓜的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 Link)菌丝生长影响及其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并在人工接种的条件下,测定
大豆根腐病是一类世界性病害,对大豆危害比较严重,白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大豆根腐病的防治研究,而且取得了重大进展,化学防治在大豆根腐病的防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长翅目Mecoptera是全变态类昆虫中最古老的成员之一,在昆虫纲的系统发育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类群。长翅目昆虫的胚胎发育也被认为是全变态类昆虫中比较原始的类型。本文采用扫
百合炭疽病是百合生产中危害很大的病害之一。2005年,百合炭疽病使得安徽霍山县部分连作地百合几近绝收,严重制约了百合生产。本文对安徽霍山县百合炭疽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