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银行同业业务大规模发展,其早已脱离了原来的头寸调剂功能,成为银行盈利及向实体经济提供融资的手段。目前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在银行业整体的资产规模占比已经接近20%,部分股份制银行占比要超过30%;在利润贡献方面,一些股份制银行的同业业务可以创造他们30%的利润。社会融资总量中,银行贷款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大量的社会融资通过银行新型的同业业务直接或以变通方式提供。银行新型的同业业务具有很强的货币创造能力,此外,银行同业业务对整个社会的利率水平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趋势逐渐增大,传统的货币政策调控正在受到影响。受银行同业业务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及最终目标的有效性正在受到较大冲击。如何度量银行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是央行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也是学术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目前,有关银行同业业务的研究很少,学术界对于其规范的研究更少,现在出现的研究仍停留在逻辑推理阶段。如何建立一个规范的、纳入银行同业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成为理论界需要解决的问题。银行同业业务通过何种途径来对货币政策给予影响?是通过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到最终货币政策目标?本文从上述问题出发,分析了银行同业业务的现状、特点、发展原因以及对货币政策的理论影响,然后建立了包含9个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而为银行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提供一个量化的分析框架。本文利用央行以货币数量为中间目标和利率为中间目标进行调控的2种方式进行建模、求解,并模拟了外生冲击的影响,分析其影响的效果,并对整体的货币监管当局给出建议。本文在理论分析与模型分析银行同业业务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的结论如下:银行同业业务成为货币创造的重要渠道,通过银行同业提供的资金成为社会融资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据的比例不断提高;银行同业业务会对利率波动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银行同业业务对于以货币政策中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起到放大作用,银行同业对于数量型的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对要小;数量型的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可能不如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我们可以看到银行同业业务对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我们结合模型和理论分析给出政策建议。主要的政策建议如下:加强银行同业业务的监管。在银行同业业务成为重要的货币创造渠道后,央行原有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其对利率波动造成的影响使得央行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效果下降。银行同业业务的过度扩张使得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受到影响。银行同业主要向一些高风险部门融资,如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等部门,而宏观调控政策可能是对这些部门进行风险控制,这将使得原来的政策调控效果大幅下降。更多地使用利率型的货币政策。在模型的实证阶段,我们看到,央行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最终难以起到货币监管当局当初设定的对经济调整的目标;而相对来讲,利率型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要好一些,主要的经济变量能够朝着监管当局的目标方向进行。同时,在央行调控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手段,对不同的经济部门采用不同的调控手段。合理的改善央行的统计框架。应将银行同业业务产生的货币创造,逐步全面的纳入货币计量的统计口径,以便使得货币供应量的计量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