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也破坏了人类生存其中的自然环境,使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不断突显出来,生态恶化、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正是人类行为的后果,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要重拾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并且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从回顾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入手,分析了工业化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及负效应,阐述了我国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现实依据以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束语。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回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在古代社会,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存之父母,所以人对自然崇拜、敬畏、顺从,人与自然之间表现出低水平的平衡与和谐;在农业社会,人类开始改造自然,对自然界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社会,人类开始支配自然、征服自然,无视自然的承受能力,肆意对自然进行开发和利用,由此,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地矛盾与不和谐。在现代社会,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正是人类无节制的向自然索取而造成的恶果,大自然对于人类的破坏行为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报复。第二部分,分析了工业化社会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首先介绍了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当前人与自然关系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可耕地逐年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等。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程度已远远超出了自然本身的再生能力和承受能力。人类生存环境正在被人为的破坏,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的困境。然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局限性。第三部分,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及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哲学依据,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明确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始终要求深化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深刻指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科学揭示解决好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战略性对策。第四部分,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及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提倡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优化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文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