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公共领域,公共活动是大学生基本的生活方式,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培育大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应当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提升自身思想品德素质的必修课。 大学生公共参与意识,是大学生基于自身主人翁身份,主动维护公共利益,主动参与公共事务,承担公共责任的行为自觉,具有文化性、文明性和生长性等三个特征,主要包含了公共参与自主意识、公共参与权利意识、公共参与责任意识、公共参与共同意识等内涵。培育大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理论价值体现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想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个人价值体现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公共素养,提升公共参与能力;社会价值体现在,有利于校园的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总体上是积极的,表现为认知渐进、行为自愿、形式多样、影响广泛。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公共参与存在惰性思维,自主性不强;公共参与权利认知不足,珍惜意识不强;公共参与知行不一,责任感不足;公共参与意识具有狭隘性,缺乏共同意识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在公共生活中站位低,眼光浅,对公共参与的理解不够深入;同时参与机制不够健全,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公共文化氛围尚未形成等也是大学生公共参与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 造成大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多方努力,共同培育大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具体而言,需要引导大学生完善公共人格,认清公共角色,增强公共责任,训练公共思维,深化公共参与意识理解;学校应该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实践教育和学生榜样的朋辈教育资源,对大学生公共参与进行理论传授和实践指导;丰富校园文化、网络文化和社会公共文化,营造公共参与意识培育氛围;完善制度规范,增加资金支持,健全激励机制,提供公共参与意识培育条件,激发大学生公共参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