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荀子人性观之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学术史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之间的争论影响最为深远。孟、荀的人性论虽然存在歧义,但实际在逻辑上既对立又存在着互补的关系,对后世的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孟子在论“性”时,讲的只是与生俱来的某种属性。孟子创立的性善论是说人在道德方面有生而即有的善的属性。但人性中的“善端”,并不意味着“人”天然就是一个至善纯美之人。如果不注意对“善端”的养护,人就会成为扭曲人性的“恶人”。他在考量人的本性的时候,同样关注人的后天发展和完善,因此,他提出了“良知”和“良能”的概念。孟子认为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从这两方面出发,论证人之性善的原因和道理。荀子把性区分为自然生理之性和社会道德之性,认为自然生理之性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道德之性是后天形成的,人性恶的“性”就是自然生理之性,而性善之“性”则是后天的人为之性,他把后天人为之性称作“伪”。荀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他认为道德修养关系到个人自身的安危,国家的生死存亡。而修身的标准是“礼”,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荀子认为人性之恶,只有通过修身才能改变。因此,他提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是十分重要的。而修身养性的最好办法便是严格要求自己,按礼的要求去做,得到良师的教导。尽管孟、荀二位思想家在人性起点和具体的人性善恶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从人性目的和结果而言,荀子和孟子的态度是一致的,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认为“途之人可以为禹”。在总结学者们关于孟子和荀子人性观的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四个部分的论述,展开对二者人性观的比较研究:(一)善恶之辩:孟子与荀子人性观的分野;(二)何以善恶:孟子和荀子人性观的论证;(三)德法分殊:孟子与荀子人性观的政治学延伸;(四)殊途同归:孟子和荀子人性观的社会指向。
其他文献
土在失水条件下会产生干缩变形并引发开裂,这对其工程性质会产生重要影响,并引发一系列工程问题及相关地质灾害,因此关于土的干缩开裂研究愈来愈受到工程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为提高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工程运行成本。该文通过全混式半连续试验,以猪粪为发酵原料,研究不同温度(20、28、38℃)和有机负荷(0.3、1.3、2.3、3.3、4.3kg/
超疏水技术是一项新型的腐蚀防护技术,在金属基合金表面构筑超疏水膜能有效地抑制金属和合金材料发生腐蚀。介绍了金属基合金表面超疏水膜的构筑方法,重点分析了超疏水膜对金
农村道路桥梁工程相对城市道路桥梁工程而言,难度较高,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如高填土下沉、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路面磨损不平等。这些质量问题将对道路桥梁带来非常严重的
当一项政策的实施给某个集团带来的收益大于其为另一些集团带来的损失时,即可以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意义上的社会福利改进。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转移支付手段向获益者征税来补
运用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对三江平原试验区100个土壤样品的全氮、有机质、pH值等7项土壤物理和化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在GIS技术的基础上绘制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图。结果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受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以往的哲学家在研究人的本质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了外部力量上,忽视了从
长久以来,法律英语因其复杂的表达方式,冗长的结构而颇受争议。本文旨在以国际经济贸易合同为切入点,从系统功能的视角来考察分析英语国际经济贸易合同中的复杂表达方式的功
破产重整作为一种积极拯救债务人并促使其复兴的破产预防制度,是当代破产法改革和发展的产物。由于破产重整制度兼顾了企业挽救与债务偿还,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各国都
我国体育场地资源发展经历四个时期,体育场地资源的配置呈现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市场为辅的场地数量递增、场地类型复杂,场地分布扩展、场地投资多元、场地建设科技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