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位于祁连造山带(Qilian Orogenic Belt),该造山带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时期,发育了多期多阶段构造岩浆活动,因而,研究区内区域构造、岩浆岩石发育。本次硕士论文研究工作,在系统收集阅读前人在研究区地质、矿产、物化探、遥感地质工作成果基础上,对引胜地区开展1:50000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深入了解研究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及其地质特征,开展区域遥感地质、物化探地质工作,发现综合异常,结合对研究区内典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详细调查与研究,综合分析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综合评价研究区可能形成的矿产资源种类及其找矿潜力,开展引胜地区成矿远景区划。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湟源岩群东岔沟组(Pt1d)和刘家台组(Pt1l),中元古界湟中群磨石沟组(Jxm)、青石坡组(Jxq)和克素尔组(Jxk),古生界阴沟群(O1Y)。区内岩浆活动发育,主要发育加里东期和晋宁期中酸性侵入体为主。岩浆活动与地层接触广泛发育接触变质作用,发育双交代地质作用。区内金属矿产成矿作用的发生与多期多阶段构造-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为各类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区内断裂构造主要发育以扎龙沟、卡尔坐、夹道沟断裂为代表的北西向、南东向及东西向展布的断裂构造,控制了研究区地层、岩体的分布样式;深大断裂活动所派生的次级断裂和褶皱构造与成矿作用紧密相关,既是区域成矿流体迁移的通道,又是成矿流体结晶沉淀成矿的配矿和容矿空间。研究区目前发现的矿产资源以铅、锌、钨、铁、铜多金属矿产为主,已发现铅锌铁等多金属矿床、矿点有22处,而且规模普遍较小(中、小型为主),可见研究区内矿产的种类和数量较少。截止目前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发现的各类异常和找矿标志都不甚明显,已发现的矿床、矿(化)点的地质勘查程度普遍偏低。归纳前人研究成果发现引胜地区主要矿产受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的控制作用较明显。区域矿产分布具有以下特点:黑色金属铁矿点主要分布于北部及中部地层中,矿点多与地层、断裂及中酸性侵入岩(花岗岩类)有关;有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矿化主要产于克素尔组地层与花岗岩类接触部位,具有夕卡岩矿床的特点。研究区内成型的矿床,主要有尕什江铅锌矿点、大西沟磁铁矿点、上夹克硫铁矿床,因此,本次论文对区内典型矿床(矿点)的成矿作用、成因模式和控矿因素的概略性研究,选择尕什江铅锌矿点和大西沟磁铁矿点。尕什江铅锌矿点位于中祁连地块隆起带东段北缘。矿体产于中元古界蓟县系克素尔组与花岗闪长岩体接触部位。矿区出露地层为克素尔组的一套呈东西分布的浅中变质的碳酸盐岩、板岩、片岩、石英岩,岩浆岩主要为加里东期侵入的中酸性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矿化体呈不规则的带状分布,矿化体明显受地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集中富集在断层破碎带内以及节理构造交汇处。矿石矿物主要以闪锌矿和方铅矿为主,具有块状和浸染状构造。围岩蚀变主要为夕卡岩化、角岩化、硅化、透闪石化。为典型的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热液夕卡岩铅锌矿床。大西沟磁铁矿点位于祁连山中央隆起带复式向斜核部南翼,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蓟县系青石坡组和磨石沟组,二者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岩性主要为中-深变质的石英岩、大理岩、片岩夹磁铁石英岩等。矿体主要受地层产状的控制,磁铁矿体与石英岩紧密共生,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具有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磁铁矿呈中细粒团块状镶嵌在石英颗粒之间。围岩蚀变以角闪石化、透辉石化为主。属于BIF型磁铁矿。通过对研究区内尕什江铅锌矿、大西沟磁铁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深入研究,对引胜地区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展开了初步分析,以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的系统研究为基础,对研究区可能可形成的矿产资源种类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深入分析上述两个典型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基础上,初步总结和研究了引胜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结合本次论文对研究区的地质调查、物化探及遥感地质工作,通过多元信息综合分析,对引胜地区的找矿潜力展开了初步评价和成矿远景区划,通过找矿综合异常的圈定,进而初步划分出三个成矿远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