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外关于石窟壁画的研究多从壁画的造型、色彩、用线等角度去还原当时的绘画技术,或是从壁画所呈现的样貌来分析研究当时的社会形势、环境、文化等,这些都是对它历史价值方面进行的研究。笔者认为,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壁画经过历史洗涤,虽然历经千余年但是色泽依然如故,由于时间的积累,壁画中植物色和矿物色敷色地方的不同导致壁画表面变化(由于当时选择材料铅的化学变化等因素造成了现在看到的色泽深沉、厚重),而产生深浅不同的差异,以及剥落、斑驳的效果,这些残缺非但没有影响绘画的魅力,反而对壁画的整体效果增添艺术魅力。正是由于这种缺陷,却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都可以理解成一种风格,这种不直接的残缺美,正好符合一些人的审美心理,也在当今社会反映了一些人内心心理的需要,因此,被一些画家所吸收、借鉴,作为一种载体被表现到画面中来,而这种形式正好适合一部分人去表达他们想要表现一种隐晦的朦胧感,壁画表面即使有些剥落。但是,也往往带来更为不同的视觉感受,个中原因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研究和思考。今天我们在吸收西方色彩观的同时,往往会忽视自身民族的美学价值,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得到这种壁画墙面的残缺的肌理感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以及这种视觉感受对当代人的心理的一种折射,而证明它对于当今绘画的参考意义及影响。综上所述,前人更多的站在考古学的角度对他们进行纵向梳理,从宏观到微观等诸方面作详尽的比较研究,即便是从美术绘画技法的角度来看,也大多数是对壁画中的绘画语言的用线、用色、造型等方面去分析。而本文主要探讨是关于壁画“剥落”产生的“视觉痕迹”的美,是研究绘画表现形式的方面。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我们从理论上更加深了解艺术表现形式。而这种壁画的视觉“痕迹”对于我们艺术创作来说,也更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