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示范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评价及信息系统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s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活动不断的改变着土地的用途,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越来越重要。土地在不同的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的改变为人类所需要的利用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需求也出现了显著的改变,这直接影响了土地利用状态的变化。因此加强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然而,由于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亟需针对特定区域的社会经济、技术及劳动的投入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分析建模。本文以皖江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主要工作如下:1.在对示范区1985、2004、2011年遥感影像数据及2001至2012年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空间洛伦兹曲线方法分析了皖江示范区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变化和时序变化;2.建立了皖江示范区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该区域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建立的“层次-熵权”模型计算各个参评指标的权重;同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3.设计并实现了皖江示范区土地利用分析与综合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在.NET平台下使用C#语言将上述分析方法在系统中实现,系统能够对示范区内市、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内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景观格局、动态度、驱动力进行分析,并评价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建立驱动力模型,对部分指标做出一定时间段预测。为皖江示范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参考。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示范区土地利用转变的整体趋势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面积的增加,其它地类面积的减少;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幅度较大,年变化速率按照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林地依次递增;示范区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为水域、未利用地的转入,而林地的增加主要为耕地的转入;2.1985-2004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相对平稳,但2004-2011年间土地利用变化较为活跃,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水域变化速率加快;建设用地初期分布均匀后期较集中,草地初期相对集中后期较均匀,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的分布比较集中,水域的分布比较均匀;建设用地、草地、耕地未利用地分布的稳定性比较差,水域分布的稳定性一般,林地分布的稳定性最好;3.皖江示范区内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较好的城市分别为:合肥、马鞍山、芜湖及安庆;示范区内东北部及中部沿江地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整体较好,示范区西南部受限于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一般;4.皖江示范区城镇化及工业化过程中变化较快的指标依次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对耕地面积影响较高的指标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对建设用地面积影响较高的指标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时,示范区内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变化速度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变化速度的两倍,城乡收入增速差距值得警惕。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航空航天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模块化机器人因其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用数据库记录并保存数据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商务界更是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何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将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的信息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着,信息查询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众多的搜索引擎,为广大的用户提供
文本聚类一直是数据挖掘和信息检索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议题,它试图将内容相似的文本划分到相同的类簇。文本聚类不仅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关注和探索,也在大量实际系统中获得广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无线设备信息化管理与“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结合,已成为提高仓储效率展示企业实力的有效手段。在现实应用中,由于立体仓库面积很大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Web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源和知识库。而Web信息的主要载体-网页,除了表达主题的内容外,还有为了维持页面的链接关系而进行的导航设计或出于商业目的等进
软件需求管理对于软件项目开发至关重要,能直接决定项目的成败。目前国内中小型软件企业普遍没有建立规范的需求管理过程,对企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
Web服务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型,能够实现在不同平台、不同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或应用程序组件之间无缝的互操作。随着Web服务标准的完善和支持Web服务
嵌入式软件技术开发正面临着产品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复杂,开发周期越来越短,系统硬件和软件平台的变化太快等方面的挑战;同时,问题有时不在于软件本身,而在于如何理解软件开发项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