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黄帝内经》针刺学说纲领性篇目《灵枢·九针十二原》认为上等的医师应该“守机”,并对“守机”这一概念有大量描述,在其他篇目中亦对此有所叙述。“守机”是《内经》针刺治疗的一个重要理念。本文以《九针十二原》中“粗守关,上守机”’作为切入点,通过考究《内经》申“守机”“候气”等内容的含义与背景,并参考后世诸多注家与学者对《内经》的研究,研究《黄帝内经》中针刺治疗的重要概念“守机”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操作方法,并探究其在后世的理解及其应用,以探讨《内经》中针刺学术的要旨,并从中发现能对目前针灸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依据。方法:在《内经》“守机”学说原文研究方面,以田代华等整理的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作为内容底材,明代赵府居敬堂仿宋刻本校勘影印本作为文字参考。后世注释主要选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王冰、马莳、张志聪、丹波元简、杨上善、张介宾等医家的注释。排除存在明显文理错误、解释偏差的内容。通过背景研究、字义研究、注释研究、内容对比互引等方式,探究《黄帝内经》中“守机”的相关含义及影响因素、操作方法,提出《内经》“守机”思想的狭义与广义含义。通过探究营卫之气与邪气的叙述,研究营卫邪气与针刺治疗的关系,研究其中“守机”所论“气血往来”与营卫之气的关系。按照时代选取《针灸甲乙经》、《干金方》、《千金翼方》中针灸相关内容、《针灸资生经》、 《针灸大成》以及近现代著名针灸家的文献等,整理后世诸多重要的针灸学著作中守机得气等内容,梳理后世医家对于守机的认识及临床应用。结果:整理发现,《内经》中很多内容与“守机”相关。其中,狭义守机是指守针下轻微的经气往来的感觉。针下经气与邪气、营气、卫气相关。广义的守机包括守神机、气机、病机、机宜等,在《内经》中有诸多体现。后世对于清静而微的“守机”的论述较少,更多论述针下沉紧、沉浮的得气。而到现代,则被沉紧、酸麻的“针感”概念所掩盖。在临床上,岭南候气针法运用候气守机的方法治疗疾病,有确切疗效。结论:《内经》中强调守机理论,守机贯穿针刺的全过程。在针刺过程中,《内经》强调医者需要在进针之前治神,在针刺时凝神候气守机,针下邪气以及正气到的时候施行相应的补泻手法以治疗。岭南传统针法与此有相似之处。而目前所重视的得气概念与此有相关,但针感概念与守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