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流行病学的资料显示:亚洲居民中性激素相关肿瘤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欧美国家,其原因与亚洲居民的饮食中豆类及其相关食品的日常摄入量较高有关。目前,大豆及其制品的作用已经引世界性的广泛关注,大量的离体和整体实验都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抗肿瘤作用。而其中的作用机制仍在进一步探讨。
在实验中首先观察了大豆异黄酮灌胃对H22小鼠移植性皮下瘤的作用,继而又观察了大豆异黄酮对该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明确大豆异黄酮是否通过影响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来发挥肿瘤抑制作用。离体实验,我们通过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HepG2,观察金雀异黄素是否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然后通过观察金雀异黄素对rhHGF引起的肝癌细胞侵袭性和离散性增加的影响,明确金雀异黄素是否对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产生抑制作用。
第一部分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H22荷瘤小鼠移植性肿瘤和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取70雄性小鼠,随机选60只接种H22肝癌细胞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组,模型(model)组,50mg/kg组、100mg/kg组、200mg/kg组、400mg/kg组和环磷酰胺(CP)对照组,分别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normal组和model组灌胃,50mg/kg、100mg/kg、200mg/kg、400mg/kg大豆异黄酮对实验组灌胃,给予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25mg/kgCP。连续用药14天,每日记录体重。用药第15天,眼球取血,分离血清,ELISA法测其中IL-6、TNF-a水平;取皮下瘤、胸腺、脾脏,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无菌分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检测金雀异黄素对ConA诱导的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100mg/kg、200mg/kg剂量组的瘤重有显著性减少(P<0.05);400mg/kg剂量组的体重较model组有显著性增加(P<0.05):各用药组与model组比较,脾脏指数均没有显著性变化,50mg/kg、100mg/kg剂量组的胸腺指数显著性增加(P<0.01);与model组比较,50mg/kg、100mg/kg、200mg/kg组的IL-6、TNF-a均显著性升高(P<0.05,P<0.01),脾脏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仅在200mg/kg组有显著性改善(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抑制雄性H22荷瘤小鼠移植性皮下瘤的生长,并对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产生促进作用,细胞免疫功能的加强对抑制皮下瘤生长产生一定作用。
第二部分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素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3125μg/mL、0.625μg/mL、1.25μg/mL、2.51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金雀异黄素作用于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HepG2,分别在48h、72h、96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15ng/mLrhHGF诱发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通过体外Transwell法和划痕法分析5lμg/mL和10μg/mL金雀异黄素对细胞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金雀异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HepG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rhHGF诱发转移对照相比较,金雀异黄素能够减轻细胞离散,剂量依赖性的减少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量(5μg/mL金雀异黄素组,P<0.05;10μg/mL金雀异黄素组,P<0.01),剂量依赖性的减少划痕后分散生长的细胞数(5μg/mL金雀异黄素组和10μg/mL金雀异黄素组,P<0.01).结论:金雀异黄素可以抑制体外生长的人肝癌Bel-7402和HepG2细胞的增殖,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的抑制由HGF诱发的细胞侵袭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