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田野地点位于内蒙古一处牧业村落。文中,笔者根据字一年的参与式观察,详细描述当地牧业生产活动和牧民生活景象,力图展现牧民解决现实问题时所采取的策略。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后,牧区的生产和生活逐渐发生变化。直到1950年代末时,牧民以户为单位的传统游牧生产方式逐步并入牧民合作社,不久便形成了服从国家计划经济的公社化生产组织模式,形成了公社为单位共同劳动的游牧经济模式。1980年代初开始中国政府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内蒙古地区公社式生产组织形式也随之解体,通过实施双重承包责任制政策(双承制),将畜群和草场分给个人来经营。承包制之后,内蒙古牧区的生活变化加快。牧民增长牲畜头数的意愿与所承包草场的面积、网围栏范围的限制之间产生了矛盾。同时,以户为单位的草场经营模式导致牧民无法以游牧形式减轻草场压力。因此,恢复草场、解决草场承载量成为迫切问题,并且也成为牧民试图改变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政府方面,基于上述情况为解决牧区突出的矛盾,制定了多项相关政策,决议解决现存草畜矛盾。从调查情况来看,牧民有了改善住所、子女教育学和就业,以及资产储蓄的需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牧民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最基本的生计需求转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追求上。在笔者的调查区域,草畜不平衡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近十几年以来,牧民的收入比支出少,草场不足牧人们承租草场,过多地依赖政府补贴,生活变得越来越紧迫。从人类学研究角度看,任何民族为适应环境,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困难的行为被称之为策略(strategy)。应用到本文中,牧民为了扩大经济和社会范畴,采取措施,以牧民、家户、嘎查为单位联手扩大社会网,并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制定计划的行为被视为是牧民的策略。。笔者作为一名来自蒙古国的研究人员,认为内蒙古牧民经营畜群的模式随着其生活总体环境的变化而改为定居放牧,经营牧业的目的也不再是供给家计,而是为满足家庭支出,以出售为目的经营畜牧业。市场经济背景下,牧民们原有的精神需求逐渐被物质需求所替代,呈现了过度追捧物语的现象。综上所述,本文以牧民、家户、嘎查集体作为切入点,综合研究了牧民生活,进而展现了牧民的精神需求被物质需求所替代的变化。本次研究具有扩大有关游牧生活和地区研究的范围;向包括蒙古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地区介绍内蒙古牧民生活的具体情况;人类学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