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是平衡保护区与社区居民关系,保证保护区管理工作效能,提高保护区内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解保护区居民对社区共管的认知程度,明确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共管意愿的主要因素,探索居民参与保护区社区共管的途径与可行模式,本研究选取呼伦湖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针对保护区内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以及保护区境内的苏木达、嘎查达等关键人物的专项访谈,获得了基础数据与材料,并结合呼伦湖保护区社区共管的现行措施,介绍了呼伦湖保护区社区共管中居民参与的现状。主要从居民家庭经济特征、对保护区的认知程度、野生动物对于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意愿的影响因素,结合北方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惯,分析了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习惯与民族禁忌等因素为保护区社区共管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呼伦湖保护区开展社区共管过程中居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结果发现,呼伦湖保护区社区共管中居民参与的水平较低,主要以被聘为义务管护员以及提供违法案件线索为主,没有涉及保护区的规划、发展目标制订等较为深入的内容。居民参与社区共管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家庭收入水平、野生动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否通过保护区获得利益等。在分析呼伦湖保护区社区共管中居民参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少数民族大量聚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具体建议:1.提升保护区管理机构对于社区共管的理解程度与重视程度;2.扩展居民与保护区管理机构沟通以及参与保护区管理的渠道;3.提供多种参与方式,加大居民参与保护区社区共管的范围与深度;4.实施多种激励措施,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意愿;5.研究并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积极为保护区内居民争取应得的生态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