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唑类农药是近年来发展最为快速的“新型”农药之一,主要作为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本文针对23种常用唑类农药,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LE-GC-MS)建立其在水中的一齐分析方法,分别在室外自然条件与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目标唑类农药在不同水中的非生物降解行为、影响因素及其降解机理,以期为水环境中唑类农药的残留持久性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手段和数据。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天然水中23种唑类农药的LLE-GC-MS同时分析方法采用液液萃取、GC-MS检测、内标法和替代物法质控,建立了23种唑类农药在超纯水、河水和海水中的一齐分析方法。目标农药在25~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不同浓度下目标物加标回收率在71.2%~122.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3)在1.1%~6.7%之间,方法检出限在0.002~0.43μg/L之间,方法具有灵敏、快速、准确、方便等特点,为后续水环境中唑类农药的降解研究提供了检测手段。
(2)室外自然条件下23种唑类农药的非生物降解研究2012年7月7日至2012年8月15日期间,在厦门室外自然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研究了23种唑类农药在超纯水、河水和海水中的非生物降解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海水中目标唑类农药的水解速率普遍快于河水,而光解速率明显慢于河水;河水中光解速率占主导,海水中光解与水解对非生物降解的贡献相当;其中腈菌唑、氧环唑、环丙唑醇、戊唑醇和氟环唑在未过滤的河水和海水中的半衰期均较长(52.5~133.9 d),水环境中残留持久性较高,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3)室内控制条件下水中23种唑类农药的光解影响因素研究在室内控制光照和温度(25℃)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体中硝酸盐、腐殖酸和颗粒物对目标农药光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在所有实验水中对目标农药的光解整体上表现为抑制作用;腐殖酸在河水和海水中对目标农药光解速率整体上表现为抑制作用;颗粒物在河水中对大部分唑类农药的光解表现为抑制作用,在海水中既促进了部分目标农药如三环唑、噁唑菌酮等的光解,又会抑制部分目标农药如氟菌唑、三唑醇等的光解。与人工海水相比,实际海水中的重金属和DOC对目标农药光解表现为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