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了解云南省某县10-18岁在校留守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DD)患病率及其分布情况,分析抑郁障碍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从而探讨疾病的相关因素,为制定西南部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留守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在中国云南省某县10-18岁在校留守儿童青少年中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整群随机抽样获得具有代表性样本。第一阶段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病例报告表对被调查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Modified version of Adolescents Self-Harm Scale,MASH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学龄儿童(6~18 岁)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问卷终生版(Schedule for Affective 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 for School-Age Children--Present and Lifetime Version/Kiddie-Sads-Present and Lifetime Version,K-SADS-PL)1 级交叉症状自评表等;第二阶段采用K-SADS-PL对一阶段达到阳性阈值的学生和50名随机抽取的阴性学生进行诊断访谈,其中一阶段阳性阈值定义如下:满足下列任何情况之一的均属于达到阳性阈值,PHQ-9≥10分和/或GAD-7≥10分和/或MASHS的“自伤行为频次≥2次 和/或 对身体伤害程度≥中度”和/或 K-SADS-PL 1级交叉症状自评量表“除了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病以外,对于用5分制来对一个领域内的任一项目进行评分时≥2分、对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病进行评分时≥1分、对于回答“是/否”的题型回答“是、不知道”。随后应用R软件分析抑郁障碍、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心境恶劣(Dysthymic Disorder,DYS)、未特定抑郁(Depressive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DD-NOS)的终生患病率和30天患病率,并对人口学特征和患病率之间予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相关性。随后对确诊人群中的症状发生率分布予以研究并与人口学特征做进一步差异性检验,试图探讨性别和年龄阶段对症状发生率的分布是否产生影响。[结果]1.一般人口学情况:本调查一阶段共计发放问卷537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5252份,有效率97.80%。性别分布上:男生2561人,占比48.8%,女生2691人,占比51.2%;年龄分布在10-18岁之间(均数(Mean,M)=13.57岁,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1.96);居住地分布上:城镇人口 1029人,占比19.6%,农村人口 4223人,占比80.4%;就读年级分布中,小学人数1513人,占比28.8%,初中人数3110人,占比59.2%,高中人数629人,占比12.0%;在所有调查学生中,父母婚姻在婚人数为4039人,占比76.9%,其他非在婚情况(离婚、丧偶、再婚)人数为1213人,占比23.1%。2.患病率:本次调查结果提示,云南省某县10-18岁在校留守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MDD、DYS、DD-NOS)终生患病率为 3.87%(95%CI:2.87%-5.00%),30 天患病率 3.45%(95%CI:2.70%-4.00%);MDD 终生患病率 2.32%(95%CI:1.51%-4.00%),30 天患病率 1.92%(95%CI:1.27%-3.00%);DYS 终生患病率 1.33%(95%CI:1.02%-2.00%),30 天患病率 1.28%(95%CI:0.97%-2.00%);DD-NOS 终生患病率 0.82%(95%CI:0.54%-1.00%),30 天患病率 0.72%(95%CI:0.48%-1.00%)。3.患病率与人口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在控制了人口学的其他影响因素后,与终生抑郁障碍呈现正相关的是:女性、少数民族、初中生、父母婚姻为非在婚(离异、丧偶、再婚),即女性的终生抑郁障碍风险高于男性(OR=3.15,95%CI:2.34-4.25)、少数民族的终生抑郁障碍风险高于汉族(OR=1.71,95%CI:1.01-2.90)、初中生的终生抑郁障碍风险高于小学生(OR=2.29,95%CI:1.12-4.67)、父母婚姻为非在婚(离异、丧偶、再婚)的孩子终生抑郁障碍风险高于父母婚姻为在婚孩子(OR=1.91,95%CI:1.29-2.83)。呈现负相关的是:居住地为农村,即居住地为农村的孩子终生抑郁障碍风险低于居住地为城镇的孩子(OR=0.49,95%CI:0.27-0.88)。与30天抑郁障碍呈现正相关的有:女性、初中生、父母婚姻为非在婚,即女性的30天抑郁障碍风险高于男性(OR=2.82,95%CI:2.18-3.64)、初中生的30天抑郁障碍风险高于小学生(OR=2.04,95%CI:1.10-3.78)、父母婚姻为非在婚(离异、丧偶、再婚)的孩子30天抑郁障碍风险高于父母婚姻为在婚孩子(OR=1.98,95%CI:1.30-3.01)。呈现负相关的是:居住地为农村,即居住地为农村的孩子30天抑郁障碍风险低于居住地为城镇的孩子(OR=0.51,95%CI:0.31-0.83)。4.在确诊为MDD的留守儿童青少年中的症状发生率分布以及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症状发生率的比较4.1以确诊为30天MDD人群为样本进行分析,总计101人,按照K-SADS-PL症状分布,总计23项症状,按照其发生率高低进行比较。发生率较高的分别为:抑郁或易激惹心境(82.18%)、快感缺失或兴趣减退(67.33%)、失眠(64.36%)、无价值感(63.37%)、自杀想法(62.38%),有53.47%的人有自杀意念和注意力下降,值得关注的还有48.51%的人有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有37.62%的人有过自杀行为。症状发生率最低的为睡眠过度(1.98%)和体重增加(1.28%)。4.2将MDD患者的症状根据年龄分组后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提示,在“自杀想法”这一症状上,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龄组(10-14岁)学生“自杀想法”发生率高于高龄组学生(15-18岁)(P<0.05),而在其他症状中未见显著差异性。4.3将MDD患者的症状根据性别分组后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提示,各项症状在性别分布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本次调查结果提示,云南省某县10-18岁在校留守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3.87%(95%CI:2.87%-5.00%),30天患病率3.45%(95%CI:2.70%-4.00%);MDD 终生患病率 2.32%(95%CI:1.51%-4.00%),30 天患病率 1.92%(95%CI:1.27%-3.00%);DYS 终生患病率 1.33%(95%CI:1.02%-2.00%),30 天患病率 1.28%(95%CI:0.97%-2.00%);DD-NOS终生患病率 0.82%(95%CI:0.54%-1.00%),30 天患病率 0.72%(95%CI:0.48%-1.00%)。同国内类似研究相比,这一地区存在较高水平的抑郁障碍患病率,相关部门应给予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预警和干预措施。2.“女性、年龄、初中生、父母婚姻状态为非在婚(离婚、丧偶、再婚)”均对留守儿童青少年的抑郁障碍及其亚型具有独立危险作用,但抑郁障碍分型不同其影响因素存在相同与差异。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学校及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学生人群予以不同预警和干预措施。3.在确诊为MDD的被调查者中,年龄分组不同,会导致在“自杀想法”这一症状发生率上有差异,相比较于15-18岁被调查者,10-14岁被调查者更多表达出自杀想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差异对症状分布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