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属于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该虫严重威胁我国韭菜的品质和产量,又因其为地下害虫,防治难度加大。生产上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主要以化学药剂为主。长期、单一地使用一种化学药剂,不仅导致了韭菜中的农药残留超标,而且增加了靶标生物的抗性,同时也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本研究一方面主要测定了臭氧对韭菜迟眼蕈蚊三种虫态的室内毒力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测定了臭氧对韭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测定了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虫态的毒力及盆栽药效试验。同时研究了环境温度对藜芦碱药效的影响及评定了藜芦碱对土壤微生物和蚯蚓的安全性。旨在为实现韭菜的无公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臭氧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蛹和成虫三种虫态的毒力均较高。臭氧水处理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和蛹的LC50值分别为3.793 mg/L和4.950 mg/L。臭氧处理成虫的LC50值为61.518 mg/m3。2.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土壤微生物的含量较对照均呈显著差异。浓度为2 mg/L臭氧水处理后,土壤中真菌、细菌、放线菌的含量,较对照分别下降了39.14%、45.10%、26.67%。浓度为4.5 mg/L臭氧水处理后,土壤中真菌、细菌、放线菌的含量,分别较对照下降了80.95%、86.80%、60%。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土壤,结果显示,处理后p H值略有上升,但相较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较对照显著下降,但两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臭氧浓度为4.5 mg/L和2 mg/L时,土壤中氨态氮的含量分别为17.03 g/kg和18.79 g/kg,与对照20.96 g/kg相比显著下降,但两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分别为22.94 g/kg和24.00 g/kg较对照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121.89 g/kg和89.53g/kg较对照显著上升,两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臭氧处理能够显著地提高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3.测定了臭氧处理对韭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水处理15min效果最好,发芽率为87.78%,根长为1.86 cm及芽长为7.50 cm。且各处理的韭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根长及芽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顺序为15 min>10 min>20 min>5 min>0 min。说明在处理15 min内,臭氧水对韭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起促进作用。处理时间超过15 min后,其促进作用减缓。4.采用药液定量滴加法测定了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卵和3龄幼虫的毒力,并以常规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和辛硫磷作对照,比较了药剂对不同虫态的毒力选择性。7种药剂杀卵毒力大小依次为藜芦碱>苦参碱>辛硫磷>苦皮藤素>毒死蜱>印楝素>蛇床子素,藜芦碱毒力较高,LC50为55.685 mg/L。7种药剂对3龄幼虫毒力大小依次为藜芦碱>苦参碱>辛硫磷>苦皮藤素>毒死蜱>印楝素>蛇床子素。同时还测定了藜芦碱的温度效应,在8℃、16℃和24℃三个温度条件下,藜芦碱具正温度效应,且温度越高,其杀虫毒力越强。与此同时,也测定了藜芦碱对韭菜的安全性,藜芦碱质量浓度小于或等于10 mg/L即常规使用质量浓度,对韭菜种子的萌发及早期幼苗的生长没有影响。五种植物源杀虫剂中,藜芦碱对韭菜迟眼蕈蚊卵和幼虫的毒力均较高并对韭菜安全,可作为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理想杀虫剂。5.测定了藜芦碱对土壤环境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藜芦碱对蚯蚓的毒性低,且对土壤微生物无危害性,对土壤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