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型子宫内膜厚度是指子宫内膜的厚度低于能够获得妊娠的阈厚度。薄型子宫内膜在ART中的发生率约2.4%。薄型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炎症、使用氯米芬或避孕药、或者进行医源性操作有关,仍存在部分原因不明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过薄会影响胚胎着床,降低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2019年加拿大生育与男科协会指南认为对于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医生应建议取消移植周期。针对薄型子宫内膜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大剂量雌激素、低剂量阿司匹林、西地那非、己酮可可碱、宫腔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使薄型子宫内膜增厚并改善后续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因此,薄型子宫内膜依然是生殖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既往研究发现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可增加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目前尚未有系统评价对相关证据进行总结,本研究拟对既往针药联合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针药联合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证据支持。由于在既往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涉及的干预措施多为针灸联合药物,未以单一针刺疗法为干预措施。本课题组前期临床治疗中发现单纯针刺治疗可以增加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但是缺乏系统规范的研究数据支持,因此本研究继续开展了针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以观察针刺对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疗效。目的:(1)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评价针药联合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针药联合在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提供循证医学支持。(2)通过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观察针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电脑检索CNKI、Cochrane Library等7个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2月1日。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RCT,采用ROB(Risk of bias)对原始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2)采用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纳入4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采用针刺(调经促孕十三针)治疗3个月,合计36次。主要疗效指标为子宫内膜厚度,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子宫动脉血流指数(PI、RI、S/D)、子宫内膜血流指数(VI、FI、VFI)、临床妊娠率。比较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针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疗效。结果:(1)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子宫内膜厚度:与西药相比,针药联合治疗可显著增加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内膜厚度(MD=1.26,95%CI[0.59,1.94],Z=3.65,P=0.0003)。亚组分析显示,针灸+西药、针灸+中药+西药两组均优于西药治疗(MD=1.15,95%CI[0.36,1.93],Z=2.85,P=0.004;MD=1.23,95%CI=[0.14,2.33],Z=2.21,P=0.03),但针灸+中药与西药组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MD=1.49,95%CI[-0.45,3.43],Z=1.51,P=0.13)。②A型子宫内膜比例:与西药相比,针药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A型子宫内膜比例(RR=1.59,95%CI[1.37,1.84],Z=6.15,P<0.0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针灸+西药、针灸+中药+西药均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RR=1.70,95%CI[1.15,2.51],Z=2.68,P=0.007,RR=1.74,95%CI[1.44,2.11],Z=5.66,P<0.00001),针灸+中药与西药两组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RR=1.17,95%CI[0.72,1.91],Z=0.63,P=0.53)。③RI 指数:与西药相比,针药联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RI指数(MD=-0.13,95%CI[-0.20,-0.06],Z=3.75,P=0.00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针灸+西药、针灸+中药、针灸+中药+西药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MD=-0.18,95%CI[-0.36,-0.01],Z=2.03,P=0.04;MD=-0.12,95%CI[-0.18,-0.06],Z=4.13,P<0.0001;MD=-0.12,95%CI[-0.18,-0.05],Z=3.57,P=0.0004)。④PI指数:与西药相比,针药联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 PI 指数(MD=-0.23,95%CI[-0.31,-0.16],Z=5.92,P<0.0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针灸+西药、针灸+中药、针灸+中药+西药优于单纯西药治疗(MD=-0.22,95%CI[-0.23,-0.21],Z=51.52,P<0.00001;MD=-0.28,95%CI[-0.56,-0.01],Z=2.01,P=0.04;MD=-0.21,95%CI[-0.28,-0.14],Z=5.97,P<0.00001)。⑤临床妊娠率:与西药相比,针药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妊娠率(RR=1.81,95%CI[1.55,2.12],Z=7.47,P<0.00001)。根据干预方式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妊娠率方面,针灸+西药组,针灸+中药组和针灸+中药+西药组的疗效均优于西药(RR=1.69,95%CI[1.13,2.52],Z=2.57,P=0.01;RR=1.72,95%CI[1.24,2.39],Z=3.24,P=0.001;RR=1.94,95%CI[1.57,2.41],Z=6.09,P<0.00001)。(2)针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①子宫内膜厚度: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基线期相比,4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经过3个月的针刺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P<0.001)。②子宫动脉血流:与基线期相比,4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3个月治疗前后PI、RI、S/D值显著下降(P<0.001,P=0.002,P=0.011)。③子宫内膜血流:与基线期相比,4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经过3个月针刺治疗后FI显著增加(P=0.011)。VI、VFI有上升趋势,但治疗前后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临床妊娠率:本次研究中临床妊娠率为15%(6/40)。结论:(1)本次Meta结果显示,针药联合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在能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A型子宫内膜比例、降低RI、PI、提高临床妊娠率的疗效方面优于单独西药治疗。(2)针刺可以增加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内膜的血流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