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花织物组合全显色结构设计可使提花织物质地较细腻,手感较丰满,立体感较强,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使得其在纺织加工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组合全显色结构的提花织物是采用不同颜色的纱线与织物结构相配合,能够在织物表面获取各种各样的花型图案及丰富的颜色。由于织物结构与各单色纱线种类的千变万化,导致颜色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生产设计中的难题,因此通过分析提花织物的空间混色原理,建立一个全新的用于数码提花织物设计的色彩显色模型,即通过织物组织变化得到所需颜色,为进一步的纺织技术应用奠定基础。首先,进行了颜色测试方法的探讨。对于颜色测量来说,当测量误差最小时才能进行配色,所以合理的测量颜色方法是准确配色的关键因素之一。将所有影响织物反射率的因素全部考虑在内进行设计实验,最终得到较佳的测量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仪器有较高精确度的前提下,当试样折成5层,选用30mm孔径,反射率的波长间隔选用10nm时,并测量多个部位取其平均值,可以提高纬全显色提花织物试样的测量精度,使其更接近实际标准样的颜色。然后,研究了Stearns-Noechel、Kubelka-Munk单、双常数理论在16枚纬全显色织物颜色预测上的适用性。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得到,当试样材料为真丝,基于匹配的最小色差时,采用最优化方法可得出Stearns-Noechel模型中的常数b值为0.9。试样验证结果表明,使用Stearns-Noechel模型预测的16枚纬全显色提花织物颜色的色差较大。之后,以色度学的基本定律和Kubelka-Munk理论为基础,研究了Kubelka-Munk单、双常数理论预测16枚纬全显色提花颜色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基于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预测颜色的色差较小,并且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单纱的吸收系数K和散射系数S,计算精度较高,可以作为配色模型的基础数据。最后,在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的基础上,将最小二乘法分别应用到三刺激值配色算法和光谱配色算法中,通过结合最小二乘方法的光谱配色算法可求解出在16枚纬全显色提花织物试样中各种有色纱线的表面比例。由于染色牢度和色差均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为转换两者之间的关系,可采用指数函数表示色差与牢度等级之间的关系。对187个16枚纬全显色提花织物试样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的平均CIELAB色差为1.418;平均CMC(2:1)色差为0.9212;平均牢度等级为4.017,预测16枚纬全显色提花织物的单纱表面比例与实际单纱表面比例的一致率达到97.76%,配色结果在可见光谱范围内达到一致,所以表明整体的配色结构满足要求。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提供了纬全显色提花织物的颜色模型,为纬全显色提花织物织造提供快捷手段,并对提花织物配色理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为以后研究织物颜色和织物结构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