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逐日增强,而城市现存的绿化空间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健身需求。重庆从2018年开始利用城市边角地分批建设一批又一批的社区体育公园,不仅解决了城市边角地、废弃地闲置问题,也美化了城市,同时为城市居民家门口提供了体育锻炼的场地。而重庆作为山地城市,山地特征明显,在有限的城市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公园更具挑战性,本文对重庆中心城区社区体育公园设计特征进行研究,从而补充山地城市公园设计理论和丰富地域性园林研究,为同类型城市利用边角地建设社区体育公园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参考和借鉴。本文运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统计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以2018年-2020年和2020年后在重庆中心城区建设并投入使用的81个社区体育公园为调查研究对象,从规划设计角度对重庆中心城区社区体育公园的概况、用地条件、用地构成分析、功能划分、平面设计形式进行现状调研,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再对重庆中心城区社区体育公园运动空间组织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公园的设计特征。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重庆中心城区社区体育公园概况:位于城市边角地,临近交通和建筑,附近居民便捷可达;同时公园用地规模跨度大,1000-63996.3m~2,58%的公园小于11000m~2;76%的公园平面形态不规则且狭长;公园地形主要类型有平地、凸地、坡地、凹地,大部分公园(45.68%)由三种以上地形构成,单一地形公园仅占12.35%。(2)重庆中心城区社区体育公园构成要素现状调研:(1)植物上,公园内主要的乔木包括桂花(72.84%)、紫叶李(58.02%)等,68%的公园内落叶树的种类比例高于常绿树。(2)建筑上,建筑以公厕与管理用房(71.60%)服务型建筑为主;服务型建筑中,大部分公园(48.28%)建筑风格为传统坡屋顶造型。(3)道路上,大部分公园(41.98%)入口形式为平地,仅有2.47%的公园将平地、斜坡与阶梯相结合;79.01%的公园道路分两级,20.99%的公园道路分一级;公园道路网布局以“环形+蛇形”混合型(18.52%)为主;同时道路铺装突出色彩与线条感。(4)运动场地上,大部分公园(96.30%)设置了健身器械,仅有1.23%的公园设置了7人制足球场。(3)重庆中心城区社区体育公园各类用地占比与公园规模关系:公园绿地率最小为16%,最大为91.20%,随着公园规模逐渐增大公园绿地率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建筑占比集中在1%左右;公园道路的占比和休闲运动场地占比则随着公园规模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球类运动场地的占比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儿童游乐活动场地占比随公园规模缓慢增长,变化趋势不明显。(4)重庆中心城区社区体育公园功能与空间组织:公园功能主要分为管理服务区、入口广场区、球类运动区、休闲健身区、儿童活动区和生态景观区,但常因公园用地条件不同,其功能分区有所变化;空间要素组合形式上,线性式布局(35.80%)的公园数量占比最大,中心式布局占比最少(6.17%);空间布局形式上,自然式布局(53.09%)的公园数量占比最大,混合式布局(9.88%)占比最少。(5)重庆中心城区不同类型社区体育公园运动空间组织特点:自然式山地型社区体育公园运动空间组织以自由式和边缘式组合为主,规则式以线性式、边缘式和并列式等为主,混合式以边缘式为主;自然式坡地型公园运动空间组织主要以线性式、并列式、自由式、边缘式布局等为主,规则式以线性式布局为主,混合式则以自由式为主;自然式平地型公园运动空间组织以自由式布局,规则式则以线性式为主。(6)重庆中心城区社区体育公园设计特征总结:选址具有随机性,用地规模跨度大。在规划设计上,公园绿地率普遍偏低;建筑占比普遍保持在1%左右;道路占比与社区公园一致;运动场地占比中,普遍休闲运动场地占比>球类运动场地占比>儿童游乐场地;功能可分为球类运动区、休闲健身区、儿童游乐区、管理服务区、绿化景观区,但不同公园在功能类型布局上有差异;功能空间组合主要以线性式和自由式为主。在公园构成要素设计上,地形以台地式为主,落叶树种种类普遍偏高,道路普遍不分级,突出运动主题,运动活动类型与体育公园一致,建筑小品设计与社区公园一致,突出地域特色。在设计风格上,突出实用目的,运动布局以线性式、自由式为主,铺装色彩明快、线条简约等特点。同时文化表达上,突出地域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