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为我国特有的纤维树种,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稀有树种。青檀绵叶蚜(Shivaphis pteroceltis Jiang, An, Li&Qiao,2014)是一种青檀新害虫,具有数量多、繁殖和扩散速度快等特点,主要为害青檀的叶片、果实和幼嫩枝条,既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又诱发青檀及周围植物煤污病。本研究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等方法,对青檀绵叶蚜的分布与为害、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进行了观察研究,并进行了毒力测定和林间药效试验,结果如下。1.分布与为害及潜在地理分布预测据笔者调查,青檀绵叶蚜目前已见分布于山东、北京、安徽及山西等部分地区,其中在枣庄地区发生和危害较为严重,虫株率最高时达到100%。根据目前青檀绵叶蚜在我国的调查数据,利用Maxent模型结合生态环境变量获得青檀绵叶蚜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南部以及北京和江苏零星区域;中风险区大面积集中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和安徽等地;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辽宁、湖北、湖南和浙江以及零星分布在山西、四川和江西等地。2.形态特征卵初产时为橙黄色,后逐渐变为黑褐色至黑色,越冬卵为亮黑色,光泽明显。初孵若蚜椭圆形,通体透明,体表无蜡丝蜡粉。若蚜4个龄期,体被长蜡丝蜡粉。成蚜呈椭圆形,活体黄绿色,被白色长蜡丝;干母成蚜无翅,较无翅孤雌成蚜粗短;孤雌成蚜分有翅型和无翅型两种;雌性蚜无翅,雄性蚜有翅。3.生物学目前发现该虫仅危害青檀,营同寄主全周期生活;在山东枣庄,越冬卵3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出干母,4月份产生干雌,5月份产生孤雌蚜,10月上旬产生性蚜,10月中旬雌雄性蚜交尾后产生受精卵,以卵在青檀上越冬。孤雌蚜无翅型耐饥性强于有翅型。4.生态学青檀绵叶蚜的发育起点温度和完成1代所需要的有效积温分别为C=6.40±1.01℃和K=223.11±13.12日度。根据气象资料,预测青檀绵叶蚜在枣庄地区每年发生15~16代。青檀绵叶蚜虫叶率和虫口密度在树冠的的不同层次呈下层>中层>上层,在枣庄市该虫有三个高峰期,分别是6月10号、7月30号、9月20,有翅蚜比例明显低于无翅蚜。青檀绵叶蚜的主要天敌有草蛉、瓢虫、食蚜蝇及蜘蛛等,其中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jeder)、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黑带食蚜蝇(Epistrophe balteata DeGeer)、中华狼蛛(Lycosa sinensis Schenkel),为青檀绵叶蚜的优势天敌。利用青檀绵叶蚜对黄色的正趋性,采用黄板悬挂于树冠中下层诱杀有翅蚜,可减少虫害的传播和蔓延。5.化学防治通过7种新型无公害及植物源农药对青檀绵叶蚜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毒力大小结果为:1.8%阿维菌素EC>0.5%苦参碱AS>4.5%高效氯氰菊酯EC>0.3%印楝素EC>10%吡虫啉WP>1%苦皮藤素EC>2.5%鱼藤酮EC;选用毒力较大的5种药剂进行林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4.5%高效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3种非植物源杀虫剂速效性较好,而2种植物源杀虫剂0.5%苦参碱AS和0.3%印楝素EC则速效性相对较差,但7d后也均达到了90%以上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