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双职工家庭数量逐渐增多,同时,由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部门开始施行减负政策,学龄儿童放学时间提前,学龄儿童家庭产生了普遍的托管服务需求。在政府呼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背景下,社会工作作为—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开始积极参与到学龄儿童的社区托管当中,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与解决困难。本文以济南市D社区“四点半课堂”项目为例,选取社会工作者、学龄儿童、家长等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参与观察法和半结构式访谈进行资料收集,对社会工作专业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的发展现状、困境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策略。研究发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学龄儿童社区托管服务中依靠政府提供的资金,充分利用社区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学龄儿童托管提供课业辅导、兴趣活动、团体活动等公益性服务,形成“政府+社区+社工”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实施主体多元化、服务性质公益化、资金来源单一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的发展状况和特点。社会工作者以专业化服务介入学龄儿童的社区托管,为托管儿童提供了安全保障,并激发了儿童潜能,促进了儿童社会化;对儿童家庭来讲,进一步改善了亲子关系,提升了家庭教育功能,在社区中发挥了营造良好氛围、发展社区居民自治及丰富社区资本的功能。社会工作在学龄儿童的社区托管服务中取得服务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了课程设置缺乏创新、工作人员匮乏且流动性高、项目资金不足、制度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是社会托管服务缺乏专业性、项目化运作缺乏持久性、社区工作人员权责不清以及政府福利责任性不足。结合以上对托管服务的问题及原因的讨论,本文从福利多元主义与社会投资理论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社会工作参与学龄儿童社区托管服务中的优化路径。从政府角度来看,应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将社区托管纳入福利体系,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并以成立专项经费,扩大服务购买的范围与力度等方式扩大资金投入;从社工机构角度出发,应健全评估与监督体系,完善评估与监督方式,注意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同时加强社工专业培训,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对新进社工和在职社工进行多方面培训;托管服务项目应进一步丰富托管服务的内容,注重儿童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争取多方面资源支持,加强机构自身组织建设,构建社区托管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