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抗灾减灾。而耕地流转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随着耕地流转在我国的深入进行,在其流转的过程中遇到了流转机制不够完善,政府引导缺失等问题。通过对耕地流转机制的完善,可以实现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后规模经营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力度,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促进鄱阳湖区耕地流转能够有效进行,并取得较优的效益。加强对鄱阳湖区农村耕地流转情况的了解,本文对环鄱阳湖区十县的耕地流转现状进行调研。进一步了解鄱阳湖区耕地流转中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以及耕地流转过程中效益的流动方向。对于收回的调研的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并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对鄱阳湖区耕地流转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影响耕地流转发生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影响耕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是农户的年龄和收入来源,而影响耕地流转规模效益的因素是经营的规模和利用的方式。在对耕地流转效益的流向分析过程中,对于耕地流转的来源和去向进行明晰,其带来的效益不仅是经济效益,现代化生产方式还能带来一定的社会和生态效益。针对鄱阳湖区耕地流转中存在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流转行为缺乏有效的引导、开发经营模式不合理以及返乡民工对耕地流转的影响等问题,为了促进耕地流转行为有效进行,获得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必需要从耕地流转的内部效益、边际效益和外部效益三方面综合考虑,进而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