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弥补益生菌在使用中存在有效存活率低、定植力弱的不足,本研究利用本实验室分离的7株鸡源乳酸菌菌株与商品寡糖进行组合,筛选出有选择性促进作用的合生素,并通过体外抑菌和动物试验对其益生作用进行验证。同时为了充分地多角度地利用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本研究根据中医中药学基础理论选用陈皮和黄芪两种中药提取物,利用D2、D17和K9三株菌株分别进行体外体内试验,进行中药合生元的开发,以期获得良好的运用效果。试验分成五部分:一乳酸菌与寡糖选择性作用的研究研究了不同寡糖(菊糖、果寡糖、低聚木糖、异麦芽低聚糖)对不同鸡源乳酸菌选择性促进关系,筛选出具选择性促进作用的组合;并对筛选出的乳酸菌在含不同寡糖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及产乳酸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寡糖与益生菌之间存在选择性促进关系,不同种的益生菌对不同的寡糖利用能力不一,同一种的益生菌对不同的寡糖利用能力也不一,同一亚种对不同寡糖利用能力相近。本试验中D2、D17、K9与大部分试验寡糖存在选择性利用关系,并且此三株菌都在混合寡糖培养基中生长迅速,产酸能力强。二乳酸菌和寡糖不同组合对鸡源病原菌体外抑菌效果的研究研究了鸡源乳酸菌菌株D2、D17、K9结合不同化学益生素组合(菊糖+果寡糖、果寡糖+低聚木糖)对鸡源肠道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三株乳酸菌结合不同混合寡糖均显著地抑制了大肠杆菌和白痢沙门氏菌的生长。不同乳酸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之间存在差异,其中以K9的抑菌效果最佳,且益生菌在果寡糖+低聚木糖培养基中的抑菌效果优于在菊糖+果寡糖培养基中的效果。结果提示:为了最佳地发挥益生菌的抑菌效果,除了注重其与化学益生素的选择性促进关系外,还应注重发酵底物的组合。三益生素与合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0日龄肉仔鸡810羽,研究益生素与合生素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仔鸡随机分为9组,对照组1和2,实验组A、B、C、D、E、F和G。对照组1为不加抗生素基础日粮组,对照组2为加抗生素基础日粮组,实验组A为无抗生素加益生素A(D2+D17+K9),实验组B为无抗生素加益生素A和化学益生素A(果寡糖+低聚木糖),实验组C为有抗生素加益生素A,实验组D为有抗生素加益生素A和化学益生素A(果寡糖+低聚木糖),实验组E为有抗生素加益生素A和化学益生B(果寡糖+菊糖),实验组F为有抗生素加化学益生素A(果寡糖+低聚木糖),实验组G为有抗生素加化学益生素B(果寡糖+菊糖)。结果表明:1-21日龄,实验组A(D2+D17+K9)日增重与对照组1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2相比差异不显著,实验组B(无抗+益生素A+化学益生素A(果寡糖+低聚木糖))日增重与对照组1,2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料重比结果显示,实验组B(无抗+益生素A+化学益生素A(果寡糖+低聚木糖))料重比与对照组2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1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2相比,实验组D(有抗+益生素A+化学益生素A(果寡糖+低聚木糖))料重比显著降低。22-42日龄期间、1-42日龄全期,与对照组2日增重相比,实验组D(有抗+益生素A+化学益生素A(果寡糖+低聚木糖))显著升高(P<0.05)。22-42日龄期间,实验组C(有抗+益生素A)、实验组D(有抗+益生素A+化学益生素A(果寡糖+低聚木糖))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2(P<0.05);1-42日龄全期,与对照组2相比,仅实验组D(有抗+益生素A+化学益生素A(果寡糖+低聚木糖))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腹泻率结果显示,实验组C(有抗+益生素A)和实验组G(有抗+化学益生素B(果寡糖+菊糖))的腹泻率较对照组2有所降低(P>0.05),以实验组D(有抗+益生素A+化学益生素A(果寡糖+低聚木糖))的腹泻率降低显著(P<0.05)。四陈皮和黄芪提取物对乳酸菌生长及产酸的影响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单独添加(0%、0.5%和1.0%)陈皮提取物及黄芪提取物,研究其对乳酸菌(D2、D17、K9)生长及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时各乳酸菌活菌数随时间延长而减少,培养基的pH值变化幅度小,乳酸浓度低;分别添加0.5%和1.0%的单一陈皮提取物和单一黄芪提取物时,各乳酸菌均能利用两提取物而生长;其中D2能利用陈皮提取物产乳酸,但不能利用黄芪提取物产乳酸;D17和K9则均能利用两提取物而产乳酸。五益生素及中药合生元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0日龄肉仔鸡630羽,研究了益生素与中药提取物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肉仔鸡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1和2;实验组A,B,C,D和E。对照组1为不加抗生素日粮组,对照组2为加抗生素日粮组,实验组A为无抗生素加益生素A(D2+D17+K9),实验组B为无抗生素加陈皮提取物,实验组C为无抗生素加黄芪提取物,实验组D为无抗生素加益生素A和陈皮提取物,实验组E为无抗生素加益生素A和黄芪提取物。结果表明:1-21日龄期间,料重比结果显示,仅实验组C(无抗+黄芪提取物)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1(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2相比,实验各组的料重比均有所下降,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22-42日龄期间,与对照组1和2相比,仅实验组D(无抗+益生素A+陈皮提取物)的日增重提高幅度最大,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分别较对照组1和2提高7.37%和5.85%;料重比结果显示,实验各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P<0.05);与对照组2相比,仅实验组C(无抗+黄芪提取物)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1-42日龄全期,料重比结果显示,实验各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P<0.05);与对照组2相比,仅实验组B(无抗+陈皮提取物)、C(无抗+黄芪提取物)、E(无抗+益生素A+黄芪提取物)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