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播学家施拉姆把电视文化视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传播方式;社会学家麦尔卡尔则将电视文化看成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生活现实。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是人们接受最初阶段正规教育的学校,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我国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是6年。素质教育是以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小学素质教育科目有音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在电视文化高速发展之前,小学教育是文明社会的启蒙阶段,提供毫无社会常识的孩子读书识字认识社会的教育,因而当时的教材、教法都依据“萌芽”期设计;而今电视较早的介入幼儿生活,进入小学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已经接受了纷繁复杂的电视文化教育,传统小学教材、教法以及师资的电视文化素养都明显滞后于略显“成熟的”小学生。本选题研究的理论和核心概念就是从现在的电视文化环境的影响出发,探讨电视传媒与小学素质教育科目的关系。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小学生将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的知识结构、整体素质应区别于过去而适应于未来;他们的心理潜能应得到最充分的理解和最大限度的发挥。小学生的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注重培养主动精神和自我约束能力。而电视文化的渗入,将有力提高小学生的应有能力。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代小学生每天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的时间非常长,电视成了小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本选题从调研结果的分析入手,深入探讨电视文化环境发展的这几十年,电视传媒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通过目前电视传媒与小学生素质教育科目结合的情况来看,小学素质教育科目如音乐、美术、体育课程与电视作品的融合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学不使用电视媒介,有些即便使用也不能完全发挥电视的特性,多数情况依然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这些都是不利于素质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的。针对具体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解决。通过情境的设置、情绪的感染、领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挥,具体阐述电视传媒在小学素质教育科目中的引导和改善,从而总结出电视传媒如何提高小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比如要了解电视基本的视听艺术特质,明白电视自身的优势,由此得出电视传媒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种教育,是一种对话、交流、启发、引导、互动的综合教育,易于为小学生所接受,潜移默化中能影响学生,促进其全方位的提高,更好的提升我国的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