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正念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为心理干预提供确凿的依据。2引进正念认知疗法于抑郁障碍临床路径治疗中,尝试拟订抑郁障碍住院急性期为期两周的短程正念认知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并验证其可行性与有效性,丰富精神疾病临床路径住院期心理治疗的方法与内涵。3.验证并发现短期和远期两个阶段中,短程正念认知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对抑郁障碍的抑郁症状、认知功能、正念水平、自动思维及交互影响的临床价值。4.通过患者及家属的主观反馈探索短程正念认知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亲子关系的改善及自我认知的内审等觉悟成长,作为改善抑郁的重要影响。方法1.调查研究:对符合实验标准的60名抑郁障碍住院患者及与之相匹配的60名正常人群进行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DAS)、自动思维量表(ATQ)、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的测量,分析和探索抑郁障碍在抑郁症状、负性思维和正念水平这三个指标中与正常人群的差异。2.预实验研究:将拟定好的短程正念认知团体心理治疗预方案应用于20名抑郁障碍患者,检验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修正和完善,最终拟订临床路径下急性期住院患者为期两周的六次团体治疗方案,用于抑郁障碍临床路径下急性期的团体心理治疗。3.干预研究:采用不相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将调查研究中的60名抑郁障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名,对照组30名。实验组在住院期间接受抑郁障碍临床路径下的为期两周的6次短程正念认知团体心理治疗。在最后一次团体治疗做完即刻,对两组被试运用各量表进行量表测量,分析干预前后不同实验组不同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抑郁障碍患者的功能失调性态度处于较高水平且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自动思维频繁程度处于较高水平,且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正念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2.抑郁障碍患者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总分和自动想法频繁程度上均高于正常人群(P<0.05),且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正念水平得分低于正常人群(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自动思维的相信程度,抑郁障碍患者和正常人群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抑郁症状与功能失调性态度(P<0.01)、自动思维的频繁程度(P<0.01)呈显著正相关;自动思维的频繁程度与功能失调性态度(P<0.01)呈显著正相关;自动思维的相信程度与功能失调性态度(P>0.05)相关不显著;正念水平与HAMD(P<0.01)、功能失调性态度(P<0.01)、自动思维的频繁程度(P<0.01)、自动思维的相信程度(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程度有统计学意义。4.正念水平在功能失调性态度和抑郁症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4.14%;正念水平在自动思维频繁程度得分和抑郁症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93%。5.实验组在经过短程正念认知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干预后即刻,抑郁障碍的抑郁症状总分、功能失调性态度总分和自动思维频繁程度均有了改善,正念水平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6.实验组在6周后与进行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前抑郁障碍患者的正念水平、抑郁症状、功能失调性态度、自动思维频繁程度的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念水平、抑郁症状、功能失调性态度P<0.01;自动思维频繁程度P<0.01)。7.实验组在6周后与进行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后即刻的正念水平、抑郁症状、功能失调性态度、自动思维频繁程度的改变值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功能失调性态度及自动思维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正念水平低于正常人群。2.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与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自动思维两项负性认知指标呈正相关,且相关显著;抑郁症状与正念水平呈负相关;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自动思维两项负性认知指标与正念水平也呈负相关,这些相关均显著。3.正念水平在负性认知和抑郁症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提高正念水平可以改善负性情绪、减少负性认知。4.在抑郁障碍临床路径中,添加流程化团体心理治疗方案能够使抑郁障碍在住院急性期功能失调性态度、自动思维改善的同时,提高其正念水平,进而缓解抑郁症状,并且能保持较远期效果。5.流程化正念认知团体心理治疗方案理念针对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偏向较好的矫正、且操作简便易行。6.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有充足的时间共同接受正念滋养与幸福体验,实现了“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同步成长”作为社会心理因素支持调节抑郁情绪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