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成人脊柱畸形。椎体旋转移位(VRS)是退行性侧凸中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它不仅与侧凸患者的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侧凸发展的重要预测因素。虽然年龄、侧凸角度已经证实是椎体旋转移位的危险因素,但很少研究报道退行性腰椎侧凸中椎体旋转移位与小关节解剖结构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腰椎小关节面矢状角度(FSA)及其非对称性与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64例(DLS组)。根据分层抽样,选取64例同期我院住院治疗的多节段腰椎退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冠状位X片上椎体旋转≥I°(Nash-Moe分级),且侧方移位距离≥5mm的节段定义为旋转移位(VRS)节段。通过MS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精确测量L1-L5各节段FSA。计算两侧FSA差值(ΔFA),并将ΔFA大于10°定义为小关节非对称。结果:DLS组在L3-L4,L4-L5两个节段的凸侧FSA明显小于凹侧FSA(P<0.05),而在L1-L2、L2-L3两个节段,两侧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各节段两侧FSA均无明显差异。DLS组小关节非对称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多集中于L3-L4,L4-L5两个节段。DLS组中VRS节段共79个,分布以L3-L4节段最多(45个),其次为L4-L5节段(21个),L2-L3节段(11个),L1-L2节段(2个)。基于DLS组中小关节非对称与椎体旋转移位均在L3-L4,L4-L5两个节段高发,我们进一步分析VRS节段中FSA的特点。本研究发现VRS节段凸侧FSA明显小于凹侧(48.28±11.21 vs 56.71±11.49,P<0.05),而在非VRS节段,凸凹两侧FSA却无明显异常。同时VRS节段的ΔFA明显大于非VRS节段(P<0.05)。此外,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ΔFA与椎体旋转移位显著相关(P<0.05,r=0.28)。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小关节非对称是椎体旋转移位的危险因素(OR=1.49)。结论:1、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的腰椎小关节面矢状角度存在明显非对称,且这种非对称多集中于椎体旋转移位节段。2、在退行性腰椎侧凸中,发生椎体旋转移位节段的凸侧小关节较凹侧明显偏向冠状面。3、小关节非对称是退行性腰椎侧凸发生椎体旋转移位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即两侧小关节面矢状角度差异越明显,发生椎体旋转移位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