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观异质性是当前景观生态学研究热点,是最优化景观中资源组合配置和结构功能的基础,农田景观是人类对土地长期经营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对于农田景观异质性的研究有助于维持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为农田的科学布局以及空间有效化管理提供有力依据。本文以下辽河平原区为研究区,依据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借助ArcGIS 9.3、Fragstats3.3、GS+7软件,采用地统计学、数理统计和景观异质性的分析方法,探讨研究区农田景观整体格局及其空间异质性。首先基于GIS技术划分下辽河平原区农田景观类型,其次从类型水平及景观水平选取代表景观异质的指数;再次采用区域面积信息守恒评价方法确定粒度,采用移动窗口结合半变异函数的方法确定幅度,进而确定研究区农田景观异质性特征尺度;再其次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分析下辽河平原区农田景观格局和梯度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景观格局指数对尺度的响应较为敏感,本文确定了45m栅格粒度,850m移动窗口幅度为下辽河平原区农田景观格局及异质性分析的特征尺度,其分析方法有利于为相似研究区景观空间异质性特征尺度的判定提供借鉴依据。(2)下辽河平原区农田景观格局特征为:类型水平上,面积上耕地为景观基质,其次为林地、农村居民用地、水域景观,其中林地斑块多以高郁闭度有林地为主;农村道路、有林地、草地斑块形状较为复杂;而内陆滩涂、灌木林地形状相对规则;景观水平上,农田景观整体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斑块空间连接度较好,但分布均匀化程度较为一般;自然景观中,草地破碎化程度最高,其次为河流水面、有林地和其他林地,而陆滩涂、灌木林地破碎化程度相对较低。人工景观中,农村道路、沟渠的破碎化程度最高,而耕地、果园、水库坑塘的破碎化程度相对较低。(3)景观空间异质性分布上,异质性高值分布于下辽河平原区东西两侧(山地丘陵地带)、中部水系纵横区(辽河及其支流沿岸),而异质性低值则集中于中部平原(以耕地为基质的典型农区);高异质性区内,农田景观类型较为丰富,空间结构相对复杂,非耕作景观(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河流水面、水库坑塘、内陆滩涂)数量占比较多且均匀分布于农田内。而低值区景观要素较为单一,空间配比不均衡,耕地、农村居民点优势度较高。农田景观中非耕作景观的数量和空间构型决定了异质性水平。(4)空间异质性梯度变化上,景观多样性与破碎度指数沿4条样带方向均出现不同规律的变化,在高海拔山区、大规模城市边缘区、大型河流廊道沿岸指数波动较为剧烈,波幅与地势高低、距河流及城市中心距离呈正相关,而在中部平原耕作区指数波动趋于平缓,农田景观异质性受地形地貌特征、地表水资源分布、耕地开发强度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