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溧水“街上话”语音变异状况,分析其语音变异特征、相关社会因素、内部制约机制,进而从系统上探讨其向普通话靠拢的主要演变模式。溧水“街上话”语音变异研究是一个个案研究,但从个案研究的角度仅就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所作的探讨本身而言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研究所提出的语音系统演变模式不仅对研究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对整个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文共包含五个部分。
引言分析汉语学术界就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问题的研究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局限性,提出用社会语言学研究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描写方言向普通话靠拢的变化过程、分析其具体的演变模式的研究思路和着手研究的问题。并提出本文所运用的具体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介绍“街上话”,说明研究对象的选择、调查材料的编制和调查的主要情况。“街上话”属江淮方言,是从“老在城话”中演变出来的,原只在范围很小的城内使用,故称之。通过方言调查发现“街上话”存有一字两读或多读现象,属于社会语言学所研究的变异现象,因此很有必要采用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变异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发现“街上话”正处于一个不断向普通话靠拢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属于“方言向标准普通话过渡的中间状态”,那么中间状态究竟如何、究竟采用何种模式向普通话靠拢等问题很值得我们研究。因此选择漂水“街上话”的语音变异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合适的、有针对性的,而且在此之前也曾作过一定的研究。采用“念词表”的方法来搜集语音变异的语料。
第二章确定语音变项、确认新旧变式、分析变异特征和相关社会因素。确定10个声母变项、32个韵母变项和6个声调变项。本文受到传统方言学“文白异读”的启发,从受访者的年龄差异、“街上话”与“老在城话”的对应关系、历史文献资料、受访者的判断等四方面来确定新旧变式。详细地分析了语音变异的三大特征:阶段性特征、层次性特征和方向性特征。通过对溧水“街上话”语音变异的分布状况与社会因素之间相关性分析,得出“街上话”的语音变异是一个“进行中的变化”。
第三章分析语音变异的内部制约机制、语音变异对语音系统的影响和语音演变模式。该变化一方面要靠原有的语音系统来调节,受自身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自身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改变了原有声韵组合规律,打破了原有语音系统,而不是“变化永远不会涉及整个系统,而只涉及它的这个或那个要素”,该变化使“街上话”成为“过渡变体”的一种类型:“具有普通话色彩的地方话”,简称为“普通地方话”。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这是方言演变的方向;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存在着一个过渡状态,在过渡状态中存在着一种过渡变体“普通话地方话”;“普通话地方话”的产生是通过系统内部调整来实现的;“普通话地方话”仍将不断地向普通话靠拢;因此系统内部调整是方言向普通话靠拢的演变模式,具体表现为:音位聚合的改变、音位组合的改变和字音归类的改变。
结语总结全文,提出本文所取得的富有启发性成果:从语音系统上分析出语音演变的模式并提出“普通地方话”这种过渡变体的类型、汉语方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相结合、“新式”出现时间的层次性分析、“街上话”与普通话接近度分析,并指出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