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c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很多存在高尿酸血症,其临床预后差,病死率高。而黄嘌呤氧化酶相关氧化应激在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也不断被研究者关注。随着心衰的逐渐加重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及数量也随之增加。本研究旨在通过队列研究评估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非布司他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性收集2014至2017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伴有高尿酸血症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跟踪随访1年的276例,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非布司他组。常规治疗组采用标准抗心衰治疗;非布司他组在标准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应用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分别收集随访治疗1年前后血压、血尿酸、脑钠肽(BNP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水平,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左房内径(LAD left atrial dimension)、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E/e’(the ratio of early diastolic transmitral inflow velocity to early diastolic mitral annulus velocity)比值,记录非布司他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1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主要应用t检验、Kaplan–Meier统计分析、Log-Rank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心衰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研究非布司他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和检测指标的变化:与治疗前相比,非布司他组E/e’、LVMI、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BNP水平及血压水平也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且非布司他组在治疗过程中e GFR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2.随访心血管事件分析:在1年随访期内,有23名(14.8%)常规治疗组和8名非布司他组患者(6.6%)因心功能不全再次入院治疗。经Kaplan–Meier统计分析,应用非布司他可有效降低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再住院率,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34)3.高尿酸血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年龄,LVMI,E/e’,ACEI或ARB药物治疗,血尿酸,和非布司他治疗均与患者再入院相关(0.05<P<0.10)。分析表明:ACEI或ARB药物治疗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再入院风险(HR0.247,95%CI为0.062-0.984,P<0.05),而年龄,LVMI,E/e’可能是心衰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论:非布司他作为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应用可显著降低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血尿酸水平、E/e’、LVMI,并且有效减少此类患者的再入院率。因其高效、廉价的特点,非布司他有望应用于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在其有效降低尿酸的同时还可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是一种急性肾功能衰竭,它造成肾移植术后少尿,增加了移植肾脏免疫原性以及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降低了移植肾长期存活率。目前多使用移植后7天内至少需要进行一次血液透析,或术后虽然未透析,但术后第7天血肌酐水平高于400umol/L作为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诊断标准。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eceased donation,DD)
研究目的: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即血管重构,后者在高血压发展及其靶器官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主要成分,过度激活的RAS导致血管组织局部的AngⅡ浓度升高,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目的:旨在研究miR-153-3p在甲醛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探讨其作为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治疗靶点的潜在可能性。方法:(1)通过先前的文献研究结果得知βⅡ spectrin高度保守且在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甲醛可导致胚胎心脏发育异常及心肌细胞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RealTime Quantita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进行性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明确RA-ILD患者发生进展性纤维化的危险因素,进而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12年7月30日至2020年07月30日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272例RA-ILD患者和随机抽取的200例单纯RA患者的临床特点。将RA-ILD组患者分为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进展性纤维化组(PF-RA-ILD)和类风湿关节炎相
目的研究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调脂程度、LDL-C达标时间、LDL-C达标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部斑块总积分、颈部斑块稳定性变化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ASCV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脂康组(A组)、瑞舒伐他汀组(B组)、联合组(C组)。A组用药:血脂康0.6g Bid;B组用药:瑞舒伐他汀(可定)10mg Qn;C组用药:血脂康0
目的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istological chorioamnionitis,HCA),是宫内感染的主要形式,产妇无临床症状,易漏诊,由此导致的早产儿神经系统不良结局发生率高。而脑损伤是早产儿神经发育异常的病理基础。因此,本研究以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探讨HCA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加强产科、儿科医生对HCA的深入认识,以便降低早产儿神经系统并发症,提高早产儿远期生存质量。方法(1)
疟疾作为一种典型的虫媒传播疾病,到21世纪初,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得到控制。但是疟疾的传播媒介按蚊仍广泛存在于安徽、海南、云南等省份,在尚未消除传播媒介的条件下,疟疾有再次暴发的可能。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疟疾的传播特性以及分析疟疾重新流行的风险,这将为制定合理的疟疾防控措施提供指导性建议。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首先,我们应用SARIMA模型与Gibbs sampling方法研究了近十年来间日疟和恶性疟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我国的麻疹免疫覆盖率已超过95%,但麻疹在我国仍然反复流行。目前对我国麻疹流行的研究多集中于流行病学、血清学等领域,而对麻疹的传播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麻疹在我国各地区的流行呈现强烈的相关性,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空间传播动力入手,分析麻疹在我国空间传播的特性以及动力机制,寻找在高免疫率覆盖条件下,麻疹在我国迟迟得不
目的软骨细胞在单层培养与传代过程中出现的去分化现象极大地限制了其功能和应用。除了少数典型的去分化标志物,目前对软骨细胞去分化的了解相对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软骨细胞去分化初期基因表达的整体改变情况,对比不同的培养方法对软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借助三维(3D)水凝胶能够维持软骨细胞表型的特点鉴定软骨细胞去分化的潜在标志物。方法首先将原代软骨细胞(P0)和传代一次的软骨细胞(P1)进行形态学检测来探
目的分析SFTS患者不同病程时期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例和IL-17、IL-10、TGF-β1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SFTS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1.收集2019.04至2020.10于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住院且符合入组条件的SFTS患者,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47)和危重组(n=30),并纳入一般条件相对应的健康人(n=30)为对照组。2.收集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