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传导型SOFC共掺杂BaCeO3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不需要将化学能燃烧而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清洁能源装置。SOFC具有燃料范围选择广、材料价格低及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产生CO等有害气体的优点。随着对SOFC相关研究的不断探索,SOFC的研究制备技术日渐优化,但还面临着些许问题。如另外传统SOFC工作温度过高,工作温度达到800-1000℃时才能达到电池启动的温度条件,过高的工作温度对电池电化学组件之间热膨胀系数及材料本身性能要求高,并且电池寿命降低。为解决上述问题,SOFC的核心材料电解质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研究的电解质主要有以下几类: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层状钙钛矿结构、铌酸盐型氧化物和烧绿石型。钙钛矿型结构氧化物中BaCeO3和Ba Zr O3的质子电导率表现优异。其中BaCeO3基电解质材料具备良好的烧结性能,优于Ba Zr O3基电解质材料的电导率,已成为ABO3型电解质材料的研究热点。本篇论文主要探究了不同元素共掺杂对BaCeO3基电解质材料综合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对ABO3型结构的A位掺杂Sr、B位掺杂Sm、Zr、Y、Zn等元素来降低电解质材料的烧结温度并提高其致密度、质子电导率以降低SOFC电解质材料的工作温度。本文采用柠檬酸燃烧法制备了Ba0.6Sr0.4Ce1-x-yZrxSmyO3-δ(BSCZS-x,y;x,y=0.00,0.05,0.10,0.15,0.20),Ba0.6Sr0.4Ce0.9-zYxSm0.1O3-δ(BSCYS-z;z=0.00,0.05,0.10,0.15,0.20)和Ba0.6Sr0.4Ce0.9-nZnnSm0.1O3-δ(BSCNS-n;n=0.00,0.05,0.10,0.15,0.20)共掺杂的电解质材料。利用XRD、SEM对电解质观察电解质材料物相结构及微观形貌,测试其电化学交流阻抗和电导率,详细地分析了共掺杂对BaCeO3基电解质材料的晶型结构、微观形貌和质子导电性能的影响。对共掺杂的BSCZS-x,y电解质的研究结果显示,柠檬酸燃烧法可以制备稳定无杂质相产生的钙钛矿结构的电解质材料,钙钛矿结构B位掺杂Zr4+显著提高电解质材料的烧结性能。随着掺杂量的增加,电解质晶粒尺寸变大,空隙率减小。Zr4+、Sm3+的共掺杂显著提高了BSCZS电解质的电导率,电导率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升高,当掺杂量到达一定数值后电导率逐渐降低,即当x=0.1,y=0.1时电导率最高,σ=3.33×10-3 S/cm(700℃),此时活化能最低为13.32 k J/mol。相比Zr4+掺杂的电解质材料,Sm3+掺杂量的变化使电解质材料的电导率变化程度更大,Sm3+在提升电解质材料的质子电导率中具备更大的优势。另外我们还研究了B位掺杂Y3+、Sm3+对BaCeO3基钙钛矿结构电解质材料综合性能影响。结论表明,采用柠檬酸燃烧法在900℃下煅烧5小时便可制备出稳定无杂质相形成的钙钛矿结构电解质。烧结温度越高BSCYS-z电解质的微观形貌越致密,当烧结温度为1250℃时可致密度高且无空隙存在的电解质材料。显著提升了BSCYS-z电解质的烧结性能。随着Y3+掺杂量的增加,BSCYS-z电解质晶粒尺寸增大,晶粒间的空隙减少直至消失。相比未掺杂Y3+时,烧结性能显著提升。BSCYS电解质的质子电导率随掺杂量的增加而升高,总体电阻降低。当Y3+掺杂量为z=0.20,烧结温度为1250℃时,BSCYS-0.2具有最佳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致密度高、晶粒尺寸大且分布均匀。电导率达到0.158 S/cm(700℃),电解质活化能达到8.75 k J/mol。对BSCNS-n电解质及不同价态元素掺杂的BaCeO3基电解质综合性能的讨论分析表明,采用柠檬酸燃烧法制备的Ba0.6Sr0.4Ce0.9-nZnnSm0.1O3-δ电解质材料物相结构单一稳定,Zn2+的掺入显著提升了BaCeO3基电解质烧结性能。电解质材料的质子电导率随着Zn2+掺杂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掺杂含量达到一定值时,质子电导率随之降低。即当Zn2+掺杂量为n=0.10时,电导率表现最佳,为1.47×10-2 S/cm(700℃),活化能为13.19 k J/mol。Zr4+,Y3+,Zn2+掺杂的BaCeO3基电解质晶型结构相同,均没有杂质相的形成,Zn2+掺杂的BSCNS-0.10电解质具备最佳的致密度、晶粒尺寸最大,烧结性能最好。Y3+掺杂的BSCYS-0.20电解质电导率最高且活化能最低,分别为σ=0.158 S/cm(700℃),E=8.75 k J/mol。Y3+掺杂的BSCYS-0.20电解质在550℃时测得的总电阻值与700℃时仅相差3.2Ω,电导率为4.41×10-2 S/cm。综上所述,三价态的Y3+掺杂的BaCeO3基电解质材料具备结构稳定、烧结性能良好、致密度高、质子电导率优异的特点,更适用于中低温工作环境的应用。
其他文献
近几年,有关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环保法则越来越严格,光固化水性涂料作为新兴的环保型涂料走进人们的生活。光固化水性涂料具有高效、环境友好、设备容器容易被水冲洗等优点。其中,水性聚氨酯UV树脂因其优异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酯型磺酸盐二元醇(BY3303)、1,4-丁二醇(BDO)、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软段上含磺酸盐的聚氨酯丙烯酸酯
在中医学中,手诊法是中医望诊中的特色诊断方法之一,它是一种能够推理人体器官健康状况的辅助诊断方法,它通过手掌九宫区域的气色、纹理、形态等表征来判断人体的脏腑健康状况。该方法主要根据中医师的先验知识,首先通过定位将手掌图像划分成九宫格,然后对其中的每一个区域进行观察诊断,因此该方法在定位过程中如果出现定位误差,可能会影响医师对病情的判断。随着红外线热成像技术的发展,通过红外热像仪能够得到人体手掌的热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作为性能优越的电源模块,在集成电路领域备受关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由模拟LDO和数字LDO组成。其中误差放大器,功率管,负载网络和反馈环路组成了模拟LDO的基本结构,它具有快速瞬态响应,高效率,高电源抑制比,宽负载范围等优点,但在MOS管的阈值电压下无法正常工作,原因在于:第一,在低压条件下,很难设计具有足够带宽和增益的误差放大器;第二,在低压条件下,误差放大器没有足够的电压余量使功
镍基宽温域自润滑薄膜在宽温域范围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及摩擦学性能,对提高服役于宽温域下的摩擦部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原位反应生成润滑相和多润滑相协同润滑理论,制备镍基自润滑薄膜。研究多相耦合对薄膜组织结构及宽温域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薄膜在室温至700℃下的摩擦磨损机制。本文采用离子源复合磁控溅射技术在GH4169高温合金表面制备不同MoS2含量的NiCrAlY
电梯制造企业目前面临两方面的状况,第一电梯需求的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需求下的电梯成本计算繁琐,第二电梯企业业务多源数据利用价值低,转化困难。企业在应对不同客户个性化需求,需要实现快速成本计算与电梯报价赢取客户。本文以电梯服务订单历史数据集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体系提出了层次聚类的数据表示方法,实现了原始业务数据到机器学习使用的数据集的转化,基于数据均衡和基于阈值的特征选择方法完成数据改善
高锰钢表面等离子熔覆碳化钨-镍基合金复合涂层可以显著提高其耐磨性和寿命,但是目前针对碳化钨在复合涂层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甚少。本论文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高锰钢基体上制备碳化钨-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研究工艺参数对熔覆碳化钨-镍基合金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及规律,探究在等离子高能量输入下碳化钨的熔化情况和在涂层存在形式及对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等离子熔覆碳化钨-镍基合金
随着通信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消费者对手机外观造型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缺陷检测作为手机外观质量监测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受制于检测环境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提取出有效的特征。而落后的人工检测手段更加不能满足智能制造背景下的生产需求。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手机中框的缺陷检测带来了契机,由于其数据驱动的特性,对开发者没有先验知识的要求,
基于不规则金属网络的透明导电薄膜导电性好、透光率高、制备成本低,能被应用于智能窗户、除雾(霜)器和电子皮肤等现代设备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这种金属网络的不规则性导致了该类透明导电薄膜的一些问题,如电流、温度分配不均匀和高负载下失效等,这阻碍了其进一步开发和大规模商业应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数值仿真工作,对透明导电薄膜通电加热过程进行理论分析,进一步开发并利用电热耦合数值
柔性可穿戴设备处于下一代电子设备的最前沿,其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就是可匹配的能量存储和转换系统作为电源,例如柔性锂离子电池(LIB),超级电容器(SC),太阳能电池,以及微型燃料电池等核心零部件。近年来,探索如何制造更适合且有效的电解质材料,优选电池配置和结构设计,开发具有更好电化学性能的柔性电源,最终实现柔性电子产品的集成,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广泛研究的电池体系中,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
电子束焊接与传统焊接方法相比,具有焊接缺陷更少、热量更集中、热影响区更小等优点,且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几何形状及接头组织性能有重要影响。高碳高铬不锈钢在机械、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但由于含碳量高,其焊接性较差,电子束焊接是提高高碳高铬不锈钢焊接性能和质量的较佳方法之一。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5mm厚440C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的焊缝形状变化规律。通过单一变量分组研究各工艺参数(电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