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GSTP1、P16、RIZ1、RASSF1A4种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以期能筛选出用于肝癌临床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分别检测35例肝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对照肝组织中4种候选抑癌基因(GSTP1、P16、RIZ1、RASSF1A)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分化程度、AFP是否阳性,是否存在肝硬化、是否存在包膜侵犯、是否转移等)进行分析。结果:在肝细胞癌、癌旁及正常对照肝组织中检测到GSTP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分别是57.1%(20/35),25.7%(9/35),0%(0/20);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分别是54.3%(19/35),37.1%(13/35),0%(0/20);RIZ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分别是68.6%(24/35),14.3%(5/35),0%(0/20);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分别是88.6%(31/35),74.3%(26/35),10%(2/20)。其中癌组织中GSTP1和RIZ1基因甲基化率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P<0.01)和正常对照肝组织(P<0.01)。而癌组织中p16、RASSF1A启动子区甲基化率高于癌旁组织,但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肝组织(P<0.01)。在上述4个肝癌甲基化特异性基因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分析中,在肝癌组织中肿瘤有包膜侵犯者GSTP1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包膜侵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肝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的比率要显著高于HbsAg阴性者,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RIZ1、RASSF1A与临床病理资料间均没有显著的统计学相关意义(P>0.05)。结论:1.在肝癌的癌变过程中,肿瘤相关抑癌基因GSTP1、P16、RIZ1、RASSF1A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作为常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不仅发生在肿瘤形成之后,它还是一个早期频发事件,并且在肝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中逐步积累。2.RIZ1、GSTP1基因甲基化状态具有肝癌特异性,可较好的区分肝癌与非癌,可作为临床肝癌辅助诊断的候选标志物,用以检测病人患HCC的风险。3.慢性HBV感染可能是导致P16甲基化而失活的原因,GST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与肝细胞癌的侵袭性有关。4.MSP是检测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的一种简单、敏感和特异的方法,可用于肝癌的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