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解毒颗粒体外抑菌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实验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165445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大解毒颗粒对体表感染性疾病的抗感染机理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1)采用体外抑菌实验(平皿扩散法)测定对创面常见致病微生物(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革兰氏阴性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菌液各1ml分别加入营养琼脂30ml摇匀,注入平皿,每皿15ml,放置20分钟使凝固。将平皿分为四组即热炎宁颗粒组(A组),大解毒颗粒低剂量(B组),中剂量组(C组),高剂量组(D组)。每组10皿。在每个平皿中用不锈钢小管(内径为6.0mm,高10.0mm,外径7.8mm)以等距离均匀打4孔,分别滴装2ml低、中、高剂量的大解毒颗粒溶液和热炎宁颗粒溶液。加盖,将MH琼脂平皿置37℃孵育箱24h,测定各药抑菌圈直径。   (2)通过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初步探索大解毒颗粒的抗感染机理。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热炎宁颗粒对照组(A组)大解毒颗粒低剂量组(B组),中剂量组(C组),高剂量组(D组),生理盐水空白组(E组),每组16只。治疗组小白鼠B、C、D组每只每天分别胃管灌服浓度为0.181g/ml(相当于人/d/kg体重用量的1/2倍)、0.363g/ml(相当于人/d/kg体重用量)、0.726g/ml(相当于人/d/kg体重用量的2倍)的大解毒颗粒溶液各0.4ml,A组每只每天0.4ml浓度为0.293g/ml的热炎宁颗粒溶液,E组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用药第8、16d分两次各组随机取半数小鼠采样。采样前两天,每只小鼠腹腔注射5%的淀粉肉汤溶液2ml,采样前0.5h每小鼠腹腔注射1%鸡红细胞悬液1ml。采用颈椎脱臼处死小白鼠,无菌打开腹腔,取腹腔液涂片、温育、涮片、吹干、固定、瑞氏染色、镜检,每片计数10个Mφ。   结果:(1)平皿扩散法实验结果表明,大解毒颗粒和热炎宁颗粒对四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四组组间比较,大解毒颗粒高、中剂量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抑菌作用均较热炎宁颗粒组强,且大解毒颗粒高剂量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热炎宁颗粒组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作用与大解毒颗粒高剂量组相当(p>0.05)。大解毒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大解毒颗粒高剂量组对四种细菌的抑菌作用较中、低剂量组强,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大解毒颗粒中剂量与低剂量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大解毒颗粒对体表感染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且以大解毒颗粒高剂量抑菌效果较好。   (2)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大解毒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热炎宁颗粒组组间比较,大解毒颗粒高、中剂量组吞噬率、吞噬指数均较热炎宁颗粒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解毒颗粒低剂量组吞噬率、吞噬指数比热炎宁颗粒组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解毒颗粒具有抑制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