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译即由作家翻译自己的作品,其创作主体与翻译主体同一,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翻译。虽然学术界有不少学者亲自操笔将自己的学术论文翻译后发表在国外刊物上,但这类自译与本文所要研究的文学自译大相径庭:前者一般有固定的模式和要求,比较机械;而后者要求自译者最小耗损地准确传达原文意蕴和精神。文学自译者对自己的原作有着深刻透彻的了解,翻译时他就会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有效的弹性译法,表达随意、洒脱、富于变化,发挥着极大的主体性。
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文化转向”后,翻译研究从一元转向多元、从本体转向主体,从而使译者主体性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系统深入地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各个层面。其中,阐释学作为一门对意义进行理解与阐释的学科,为翻译研究乃至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带来了崭新的视角。伽达默尔阐释学的核心观点“理解是历史的”、“偏见”、“视阈融合”揭示了文学翻译的实质;乔治·斯坦纳提出的阐释运作四步骤理论详尽地阐明了文学翻译的具体过程,这些理论均为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自译者集作家译者于一身,地位特殊,在翻译中较之他译者有更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常常为世人带来不朽的译作。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自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案分析,往往从一特定视角考查某一具体自译作家及其译作,而很少关注自译者的主体性。因此,本文据于斯坦纳的阐释运作四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结合伽达默尔的“偏见”、“视阈融合”理论,对我国著名自译作家萧乾的自译进行探讨,逐步揭示萧乾在自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及制约。首先,作为自译者,萧乾对自己原作的信任是充分的,因为每部作品都是他智慧、经历、艺术的结晶,饱含着一定的价值。其次,由于文化、宗教、语言等的差异,萧乾深谙译入语读者的偏见,他在理解时就会自我侵入,有意识地误读,尽力消解隔阂,并积极地文化过滤,以期达到译文视域与译文读者视阈的完美融合。同时作为双语、双文化的媒介,他又会积极采用各种翻译策略与手段,吸收原作的内容和形式,力求再现原文丰姿。上述阐释三个步骤不可避免带来原文本的缺失,自译者萧乾也必须给予补偿,从而实现语言、文化的移植。
通过对萧乾自译作品的研究,笔者探讨了萧乾在自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及其制约因素,从而得出文学自译者享有更多阐释的空间与自由,他们借助自译修正、补充、提升乃至完善原文本,其主体性、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译这一特殊的翻译现象解放了译者思想,使他们认识到文学翻译应该有多个模式,应该尝试多种不同的译法,这使翻译理论及标准从静态的规范性走向动态的描写性。同时,它也为文学翻译的“忠实”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使我们认识到忠实是一个度的问题,是相对的、动态的、多元的,我们应勇于打破传统二元对立藩篱,使翻译研究与实践走向一种动态、和谐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