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罗非鱼的肠道为研究对象,选用体长10cm左右、初体重(75.0±5.0)g健康罗非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尾,分别在每公斤基础饲料中添加0.05%、0.1%、0.15%的河蚌多糖,饲喂一个月,研究河蚌多糖对罗非鱼肠道黏膜形态和肠道相关免疫细胞的影响、河蚌多糖对肠道溶菌酶活性的影响和河蚌多糖对罗非鱼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旨在探讨河蚌多糖对罗非鱼肠道黏膜免疫的作用。本论文分三个试验进行。试验一:研究河蚌多糖对罗非鱼肠黏膜结构和肠道相关免疫细胞的影响。试验采用传统的制作组织学切片的方法,应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采用HE染色法检测罗非鱼肠绒毛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添加0.05%河蚌多糖组的前肠肠绒毛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的前肠肠绒毛长度,添加0.1%河蚌多糖组的前肠肠绒毛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29.61%,差异极显著(P<0.01)。对于中肠和后肠来说,添加了0.1%河蚌多糖的试验组,肠绒毛长度分别较对照组都有显著的增长(P<0.05);罗非鱼的肠绒毛宽度的变化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差异不明显;在前肠部位,添加0.1%河蚌多糖的试验组肌层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了18.83%(P<0.05)。后肠部位,添加不同剂量的多糖组和对照组相比,肌层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采用阿利新兰醋酸染色检测罗非鱼前肠、中肠、后肠杯状细胞的数量变化,探讨不同浓度的河蚌多糖对罗非鱼肠道内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5%和0.1%的河蚌多糖对罗非鱼的前肠和中肠的杯状细胞都有显著的影响(P<0.01)。采用奥新兰-沙黄染色法检测罗非鱼前肠、中肠和后肠肥大细胞数量变化,探讨不同水平的河蚌多糖对罗非鱼肠道内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水平的河蚌多糖对罗非鱼肠道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不大,但有增加的趋势。采用HE染色法检测罗非鱼前肠、中肠、后肠中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探讨不同水平的河蚌多糖对罗非鱼肠道内淋巴细胞的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5%多糖组和添加0.1%多糖组对前肠和中肠的对照组来说,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都有显著的增加。试验二:研究河蚌多糖对罗非鱼肠道中溶菌酶的影响。饲喂结束后,每池取4尾鱼。无菌解剖,取出相应的鱼的肠道组织,然后根据溶菌酶试剂盒的方法操作检测罗非鱼前肠、中肠、后肠中溶菌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1%的河蚌多糖能显著增加罗非鱼前肠和中肠中溶菌酶的活性。试验三:研究河蚌多糖对罗非鱼肠道微生态的影响。采用非培养法,直接提取肠道内细菌的总DNA,然后采用16s rDNA的PCR-DGGE的技术对罗非鱼肠道内优势菌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0.1%和0.15%的河蚌多糖组能增加罗非鱼肠道的有益菌的含量,降低有害菌的含量,从而改善罗非鱼肠道菌群。综上表明:在罗非鱼日粮中添加河蚌多糖,能改善罗非鱼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增加肠黏膜相关免疫细胞数量,提高肠道中溶菌酶的活性,改善肠道菌群,从而增强肠道黏膜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