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随着译学研究新方法和理论的出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已成为广大研究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作为译学研究一个分支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也随之应运而生,并日渐成为译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对象。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与原作者、读者以及他们各自的主体性构成主体间性。主体性包括目的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简而言之,即主观能动性。能动性是主体性最为突出的特征,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非没有任何规约和限制。接受理论坚持文学主体性的建构,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接受理论提出的重要概念,如文学作品中的“召唤结构”、“未定点”、“空白点”、“期待视野”和“视界融合”等,使人们开始以新的角度来看待文学翻译。在接受理论的引导下,文学翻译不再是以文本为中心,以译者为媒介,以读者为接受终端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文本一读者”、“作者—读者”不断循环的双向交流过程.本文拟从阐释学(Hermeneutics)的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在诗词翻译中的发挥问题。从而提出,翻译的过程即是译者主体性发挥的过程,译作中也处处可见译者的身影。译者对翻译过程和译文起着决定性作用,广大翻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为读者所欣然接受的译品。本文拟选用《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为案例。《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承载了中华民族深邃而悠久的文化内涵,其中诗词曲赋多达两百多首,而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及David Hawkes的英译本更是为众多的翻译理论研究者称道。这就为诗词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本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就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其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简单的概述。第二部分主要就《红楼梦》及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进行了相关的论述。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要部分,也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对阐释学以及接受美学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其后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部分论述译者主体性及其在翻译中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译者在接受原作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译者在审美再创造过程中的主体性两方面。第五部分是文本对比研究。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杨译和霍译的《红楼梦》进行对比分析。第六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回顾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