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δ(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delta,PIK3CD)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初步研究其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54例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石蜡包埋的组织样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PIK3CD的表达水平,将阳性细胞占同类细胞百分比乘以细胞着色的强弱所得的总分来判定上述指标的表达水平。采用秩和检验分析PIK3CD在DLBCL与对照组20例反应性淋巴结炎中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PIK3CD表达与各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其生存曲线,通过COX回归分析对预后影响的危险因素。结果:54例DLBCL组织中,PIK3CD全部表达,其中弱阳性有19例(35.2%),阳性有16例(29.6%),强阳性有19例(35.2%)。20例反应性淋巴结炎组织中PIK3CD阳性表达共7例(35.0%),均为弱阳性,阴性表达有13例(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85∶1,中位发病年龄为52.5岁(25-78岁),中位随访时间为49个月(8.3-89.7个月)。DLBCL中PIK3CD全部阳性表达,分为弱阳性、阳性、强阳性,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显示在患者的性别、年龄、免疫表型、有无B症状、Ki-67值、化疗方案、BCL-2表达、BCL-6表达、ECOG评分、有无骨髓浸润、有无结外受累,复发与否分组的比较中,PIK3CD的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PIK3CD表达的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别有8例、13例、18例,Ⅰ、Ⅱ期PIK3CD表达的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别有11例、3例、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大于正常值组DLBCL患者PIK3CD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别有3例、10例、12例,小于正常值组PIK3CD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别有16例、6例、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I评分≥3分组PIK3CD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别有4例、10例、13例,IPI评分<3分组PIK3CD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别有15例、6例、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PIK3CD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别有14例、8例、6例,无效组(疾病稳定或进展)PIK3CD弱阳性、阳性、强阳性分别有5例、8例、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OS),结果显示,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49个月(8.3-89.7个月),PIK3CD表达强度与患者预后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Logrank法对PIK3CD表达强阳性、阳性、弱阳性三组进行两两比较,并对显著性水平进行Bonferroni校正,校正后的显著性水平约等于0.0167。PIK3CD表达强阳性与弱阳性组的生存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6,P<0.001)。PIK3CD表达强阳性与阳性组(χ~2=1.392,P=0.238)、阳性组与弱阳性组(χ~2=3.879,P=0.049)的生存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利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对OS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IK3CD过表达为OS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1、与反应性淋巴结炎组织相比,PIK3CD在DLBCL组织中高表达。2、PIK3CD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期、LDH、IPI评分以及初治疗效以及疾病预后的总生存时间相关,PIK3CD表达强阳性提示DLBCL患者预后不良。3、PIK3CD过表达是影响DLBC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