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内网络成瘾相关问题,为网络成瘾的研究和干预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对国内现有网络成瘾研究作系统描述评价,以描述性分析、元分析等作为主要方法,以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对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结果作为根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结果:以国内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文献源,使用SPSS v 13.0统计软件对各数据库1998年1月至2006年9月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使用综合元分析软件(Comprehensire Meta Analysis version 2.0)对符合入组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整合分析。结果显示:1.国内相关文献量服从线性增长,文献量Y与年度编号X的相关关系非常显著。2.网络成瘾相关研究遍布全国,以上海地区文献量最多,有48篇,江苏、湖北、山东文献量分别为37篇、29篇、28篇,云南、贵州、新疆相关文献量为1篇,分析认为这与当地经济发达程度、大学生的数量以及网络的普及率有关。3.所有相关文献中,普通论文所占比例最大,有422篇,其次是硕博论文与核心期刊,分别为74篇、27篇。4.所有相关文献中,第一作者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居多,占总文献量的67.1%;来自医院和精神卫生中心的占总文献量的11.1%;来自中学和中专占总文献量的2.8%。结果表明,高校和科研院所关于网络成瘾的文献明显多于其他单位。5.目前国内测量网络成瘾的量表主要使用的是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陈淑惠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文献中有关心理测试量表按使用频次高低,依次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16pf)、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版、社会支持量表(SSAS)、总体幸福感相关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应付方式问卷(CSQ)等。6.所有相关文献中,内容主要侧重探讨网络成瘾成因与机理的文献量最大,占总文献量的35.2%;主要侧重于对网络成瘾进行干预与治疗的文献仅占总文献量的9.0%,说明国内研究者对网络成瘾干预与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少。7.国内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成瘾率存在显著差异(Z=—6.777,P<0.01);平均效应值为0.348,处于中等水平。8.国内不同年级(大一到大四)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率存在显著差异(Z=—9.847,P<0.01);平均效应值为0.119,处于低水平。9.SCL-90中的人际敏感因子成瘾组和非成瘾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Z=2.424,P>0.01),但在躯体化、强迫恐怖等因子上两组差异显著(P值均<0.01,Z值的绝对值在2.442—5.873之间)。SCL-90中的九个因子中只有强迫平均效应量值在0.80左右,处于高水平;而焦虑抑郁两个因子的平均效应量值在0.20左右,处于低水平。结论:国内对网络成瘾相关文献量服从线性增长;相关研究文献量最大的地区依次为上海、江苏、湖北、山东,而新疆相关的文献最少;相关文献中普通论文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硕博论文与核心期刊;相关文献中,第一作者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居多,其次是来自医院和精神卫生中心,来自中学和中专的文献量最少;目前国内测量网络成瘾的量表使用最频繁的是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其次是陈淑惠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文献中有关心理测试量表按使用频次高低,依次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16pf)、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版、社会支持量表(SSAS)、总体幸福感相关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应付方式问卷(CSQ)等;相关文献中,内容主要侧重探讨网络成瘾成因与机理的文献量最大,主要侧重于对网络成瘾进行干预与治疗的文献最少;国内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一到大四)大学生网络成瘾率分别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抑郁阳性症均分中较非网络成瘾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而人际敏感因子两组比较则无明显的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