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20年代始至1980年代终,冰心的异域生活经历几乎贯穿了她的整个生命历程。在这期间,冰心为我们留下了占据其散文总量八分之一多的宝贵篇章。本文以冰心留美时期、居日时期、归国之后作为文化使者访问各国时期的三段异域经历为主线,从异域体验与文学书写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一章留学生时期的美国印象。本章以冰心人生中的第一次异域体验,即留美生活期间留下的散文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冰心初涉异域之时的美国印象。首先,异域美丽的自然风光扩大了冰心的审美视野,使其时的文章在艺术价值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在异域美景的描绘中也暗含着异国游子的情感失落。其次,冰心对美国文明的反思集中在两国国民性比较和文化交流两方面,这种反思呈现出理智平和的特点。最后,冰心笔下的美国整体而言给人温暖的感受,散文书写呈现出异于常人的温情色彩。究其原因,一方面去往异域之前的美国文化浸染使其较少表现出文化不适应症,另一方面则与其去往异域之后的疾病经历、个人际遇大有关系。第二章居日期间的东瀛思考。战后至新中国成立期间,冰心几乎是唯一一位登上战后日本土地的知名中国作家。在复杂的局势下,冰心的异域体验与书写对了解冰心个人与时代都显得弥足珍贵。首先,冰心对于日本的文化秉持着“友善”的视点,既肯定对方文化,也不否定自身。旅日前期,冰心对日本人民的态度过于宽容,注重强调其受害者的身份,这种态度离不开冰心刚刚结束的战争体验。随着居日时间的推移、对日本社会的深入观察,冰心的对日态度和叙述语调也出现了变化。其次,由于面对的读者是日本人民,冰心此时期的散文书写也不断地向日本人民传递一个现代的、积极的中国新形象,帮助日本人民扭转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污名化认知。最后,在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忧患意识驱使下,冰心此时期的散文书写丰富了表达形式,并且不断建构一种理想中日关系,但是这种理想关系的建构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第三章文化使者阶段的大同书写。归国之后,冰心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多次出访异国,此时期的异域体验与文学书写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抵牾。首先,冰心笔下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衰败,人民精神普遍呈“红色”,有意规避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情况。其次,苏联成为新中国的榜样。其他的民主友好国家则成为新中国在反帝反殖路上的携行者。在冰心对这些友好国家的书写中则只能看见无尽的赞美和欢迎,个人感受几乎消失,代之以“我们”的感受。最后,这种异域体验与书写之间的矛盾离不开作家个人身份置换、政治意识形态的规约以及冰心个人的民族情感。不可忽视的是冰心在各种规约之下仍旧存在着对创作空间的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