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孔雀石绿降解菌筛选及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e3wer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雀石绿是一种三苯基甲烷类人工合成染料,常用于工业印染。孔雀石绿染料具有难降解、高毒性、高残留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废水排入环境后导致水环境中化学需氧量COD和色度升高,高色度的废水阻挡光的透射,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同时它易在生物体内残留富集,未经处理的废水不仅会破坏水体生态系统,还会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研究表明特定生物对孔雀石绿具有去除作用,但多种微生物仅将孔雀石绿转化为隐形孔雀石绿,或者通过生物吸附作用降低废水色度,易导致二次污染。因此,筛选高效孔雀石绿降解菌对开发孔雀石绿废水生物处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从高盐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中成功分离出一株高效降解孔雀石绿菌株,系统研究了该分离菌株的生长特性以及降解特性,并通过降解动力学实验比较分析了其降解优势,最后将该菌株投入SBR反应器中探究其在实际废水中的降解性能。通过比较实验验证该菌株的生物强化作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反应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探究降解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从高盐SBR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能够降解孔雀石绿染料的菌株,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菌株降解反应前后的溶液,证明该菌株对孔雀石绿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以及NCBI数据库在线比对,确认该菌株属于迪茨氏Dietzia菌属,将其命名为Dietzia sp.DL1。进一步分析纯菌的全基因组,通过GhostKOALA在线注释平台对蛋白序列进行注释,初步阐述该菌株全基因组的蛋白功能,同时基于注释基因功能信息,识别出可能的降解功能基因tmr和代谢过程中可能参与的卤代烷烃脱卤酶DhaA。(2)采用单因素实验对降解菌株DL1的最适生长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H 6.0~9.0之间均可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而酸性条件严重抑制其生长,pH=8.0时生长速度最快。菌株DL1在环境温度25~35℃之间均可生长,30℃时生长最快。DL1是一株好氧菌,通气量越大,生长越快。菌株在无盐条件下生长最佳,但60 g/LNaC1浓度下依旧能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说明菌株DL1具有较高的耐盐性,但NaC1浓度增加到100 g/L时菌株几乎停止生长。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得到最佳单因素生长条件均具有显著性。另外,菌株DL1对不同的抗生素敏感性不同,对青霉素具有极强的抗性,在256 mg/L浓度下仍能生长良好,菌株对四环素、链霉素、土霉素、万古霉素和氯霉素抑制浓度分别为16 mg/L、32 mg/L、8 mg/L、16 mg/L 和 64 mg/L。(3)通过降解特性实验了解不同条件下菌株对孔雀石绿染料的降解效果。无论在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中,菌株DL1均能发挥良好的降解效果。溶液pH保持在7.0到9.0的范围内,降解率稳定在90%以上。菌株在无盐环境中降解效果最佳,8 h后即可达到95%的去除率。48 h后,在60 g/L盐度下菌株仍能保持良好的降解效果,表明该菌株属于耐盐性孔雀石绿降解菌。此外,考察了金属离子对菌株DL1降解孔雀石绿过程的抑制作用,其中0.5 mM的Cu2+、Cd2+、A13+和Fe2+等金属离子对染料降解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0.5 mM Mg2+对降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0.5 mM Ni2+、Zn2+、Mn2+对染料降解作用几乎无影响。降解动力学实验表明在降解孔雀石绿染料过程中,菌株DL1具有良好的优势,其最优降解条件为pH=8,葡萄糖0.5 g/L,盐度0 g/L。(4)采用SBR工艺研究菌株在实际孔雀石绿染料废水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实验验证该菌株的生物强化作用,分为对照反应器(不加菌株R1)和实验反应器(投加菌株R2)。当投加孔雀石绿染料后,两个反应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染料的投加抑制氨氮和COD的去除,当孔雀石绿浓度为50 mg/L时,R1中氨氮去除率下降至45.1%-52.9%,COD去除率下降至50%左右,而R2中氨氮去除率保持在80%左右,COD去除率在80%上下波动。R2能够较快适应水质变化,随时间推移氨氮去除率恢复至87.1%。菌株与活性污泥混合后使R2反应器在较高浓度孔雀石绿冲击下,仍能恢复较高的氨氮去除水平,表现出更强的抗孔雀石绿毒性的能力。投加菌株DL1显著提升了 SBR系统中孔雀石绿的降解效率。同时,孔雀石绿染料能够显著改变SBR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导致Planctomycetes、Verrucomicrobia、Nitrospirae 的相对丰度大幅度降低。Acinetobacter、Burkhoderia、Serratia、Zoogloea、Dokdonella、Lactococcus菌属在两个反应器中丰度均升高。利用qPCR实验研究功能基因tmr相对丰度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投加孔雀石绿浓度的增加,tmr基因总体呈现上升趋势。R1中tmr基因也呈现升高趋势,但相对丰度始终低于R2。
其他文献
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制备高纯度氢气是目前获得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途径之一。IrO2、Ru O2和Pt等铂族贵金属材料具备优良的电催化分解水活性,但是高昂的价格和稀有的储量很大程度阻碍了这些电催化材料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因此,拥有丰富电子轨道和多变价态的过渡金属材料成为当前电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纳米化材料如氧化(氢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及合金材料等均表现出色的催化析氧(OER)、析氢(HER)甚至全
在轨抓捕技术是世界各航天大国研究的热门领域。我国空间站即将建成,对空间机械臂的应用也具有很大需求。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近年来发展迅速,能
圆管带式输送机是利用六边形托辊组对输送带强制成圆管状来进行散状物料输送的机构,具有环保、高效、柔性输送等特点。其中管线倾斜角度是圆管带式输送机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
环加成反应是有机合成中构建环状化合物最重要的策略之一。α,β-不饱和硝酮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合成子,可以参与多种环加成反应,得到各种杂环化合物,近年来受到了化学家们广
本文针对CO与亚硝酸甲酯偶联制草酸二甲酯,开展了纳米钯基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研究,系统考察了金属助剂的种类和用量、表面活性剂和有机络合剂的种类及用量、陈化时间、合成温度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辅助金属助剂中以Cu的添加具有优异的Pd/α-Al2O3催化剂性能改进效应,TEM表征显示,在n(Cu)/n(Pd)=1.5时所制备的催化剂中,Pd与Cu能均匀地分散
转炉提钒是碳和钒选择性氧化的过程,尽管技术成熟,但由于供氧强度仅为常规转炉炼钢的50%,且提钒过程碳氧反应受到限制,反应动力学条件较弱,影响转炉提钒效果。基于此,本文提
核酸酶P1是由桔青霉发酵生产的一种含锌金属酶,主要用于工业生产核苷酸,但国内的核酸酶P1产率和纯度均不高,大量的依赖进口。本论文主要对由桔青霉发酵生产的核酸酶P1进行分
近年来沿空掘巷技术在各大矿井应用广泛,沿空掘巷即沿采空区边缘留设小煤柱开采的方法,由于上区段工作面开采后会遗留一个特别大的采空区,在上覆岩层应力的作用下会有大范围
对流层延迟指电磁波信号在穿过中性大气时所产生的信号延迟,是影响GNSS测距的主要误差源之一。高精度GNSS导航定位离不开地面接收机和卫星端的硬件支持,同时也对数据后处理算
活性污泥法在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但是其在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种副产品,即剩余污泥。剩余污泥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致病菌以及重金属,如不经过妥善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