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进入知识经济的关键一环,而建立高新科技园区是最重要的一项具体措施。世界各国都把发展高新区作为促进本国产业及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为了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我国于1988年首次建立起第一个高新区。之后,经国务院陆续批准全国共有53家高新区成为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
国家高新区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丰硕、高新技术企业集中、民营科技企业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浓厚、金融行业关注并进入的区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高新区成立十多年来,其经济发展成果虽令人注目,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新区的分布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高新区中也逐渐显露出来。为什么上海张江高科、北京中关村的发展在全国遥遥领先,为什么同是地处中国的西部,西安高新区比成都高新区发展得快,成都高新区比重庆高新区发展得好?所以,如何综合而又客观地评价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能力,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发现高新区的优势、劣势,找出其发展良好与欠佳的原因,都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根据高新区的基本特征和经济发展机制,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发展能力、经济结构、创新能力、园区环境等几个方面,重点选择能够反映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能力的相关指标,构建了一套具有相对可行性的指标评价体系。从中国火炬计划统计资料、高新科技园区网站、高新科技园区管委会、各省市统计年鉴等处收集到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为指标评价体系确定了一套权重;同时通过对高校学者、高新区政府官员发出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为指标体系确定了又一套权重。然后把客观性较强的熵值定权法和主观性较强的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成都、重庆6家高新区2005年的各项经济数据,运用评判值法对他们进行了综合评估与排序。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综合评判值,得出的排序结果是:上海、北京高新区依次位于6个高新区经济实力评价的前列,接下来是成都、深圳、西安,而重庆高新区则处于末尾的位置。
评价结果说明,各高新区的发展,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特别是所在城市的高智力密集区、风险投资、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实绩。高新区今后的发展应注重实效、立足当地资源、结合实际制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本地区各方面的优势,切忌脱离实际,盲目扩大规模;推动企业由“扎堆”向集群转变,避免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完善产学研互动合作网络;营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专业化中介服务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