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保护区内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环境优美,开发自然保护区内的旅游功能目前已经成为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过度的旅游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受到威胁。生态旅游的出现,很好地平衡了自然保护区内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成为众多自然保护地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式。 在全世界旅游快速发展、生态化建设和反规划思潮的推动下,旅游设施的建设是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旅游设施的生态化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自然保护区急需用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模式来解决旅游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正是从这样的视角切入,通过回顾当前国内外保护地与生态旅游、旅游设施与生态设计、生态认证与评估、旅游设施生态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借助结构、功能、环境和人文特性的分析框架,采用系统性、全面性、简明实用性、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自下而上地构建了自然保护地旅游设施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旅游地设施的生态化建设程度做出定量评价,以提供人们认识旅游地设施功能、建设模式的机会,推动旅游地生态化的发展进程。 本文选取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点,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西部,于2001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已经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完成两期工程项目;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相对较晚,目前景区内的设施以保护、科研、宣教为主,接待能力有限。在东部发达地区,自然保护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使得案例的选择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结合前人研究和专家意见,在旅游设施生态化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游客与居民的调查问卷和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提供的相关数据,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对古田山景区的旅游设施生态化程度进行整体评价,结果显示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设施生态化程度总得分为0.8336,处于优秀等级,其中,结构特性得分0.2469分,功能特性得分0.1454分,环境特性得分0.3539分,人文特性得分0.0874分。与理想情况相比较,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设施的功能特性与环境特性差距较大。未来通过科学选址与规划、生态设计和参与生态认证,能够有效实现旅游设施的生态化建设,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