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南山区集少数民族混居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区于一体。复杂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现象,使得该地区的乡土建筑和聚落发展呈现自身特有的规律。当前,一系列的政策和机遇使得该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1.2010年我国将节能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当中,标志着我国低碳经济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2.少数民族聚集区多为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3.西南横断山脉纵谷区水电开发涉及工程移民,同时当地生态环境恶化也需要对部分原有居民进行搬迁。从西部乡村地区发展现状来看,移民工程成为少数民族新民居建设最直接的动因。当前,该地区以混凝土方盒子为主要建筑类型的新民居建设,犹如一场突来的革命,呈现了大跨越、突变式的发展,这种民居发展模式,呈现了许多严峻的社会问题,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本文选取云南省境内怒江中上游(高山峡谷区)为具体研究对象。该地区处于我国西部横断山脉纵谷区的最西段,属祖国西南边陲地区。这里集中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它们属于人口规模较少的贫困民族。该地区发展潜力大,当前的新民居建设问题突出,对于研究云南省混居区民居更新具有代表意义。 本文应用理论研究与典型民居案例分析、田野调查与物理环境测试的方法,对传统民居及新建民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及成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地解读了西部横断山区少数民族建筑文化。 笔者主要从族源与山地民族迁徙历史、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解放前的婚姻形态、混居的少数民族间的交流与压迫、原生宗教信仰及外来宗教文化等五个方面,深入剖析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2.系统地研究了立体垂直气候分区对民居的影响。 笔者将立体垂直气候区域下的怒江中上游人居环境分为四个典型类型,分别是:峡谷南部亚热带河谷区、峡谷南部暖温带半山区、峡谷北部暖温带坝子区、峡谷北部暖温带半山区。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不同住居环境下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揭示了传统民居良好的气候适应性。同时,当前大规模的新建民居正改变着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脉络。混凝土技术的推广、普及带动了民居的发展。笔者通过分析新建民居的概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普世技术在面临极端气候条件时,正在经历自下而上的自我调试。 3.研究不同住区环境下新旧民居的室内热环境问题。 通过新旧建筑的对比测试研究,发现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存在局限性与可借鉴性;明确了新民居建筑的朝向、空间形式、材料与室内热环境的关系。该研究结论为新民居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4.在对当地文化因素、气候因素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怒江民居”的概念。 通过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气候适应性的研究,发现混居区多民族民居类型的差异不是由民族类型决定的,而是由显著的气候差异决定的,故这些不同民族的建筑类型具有显著的地域共性。这与以往研究少数民族的民居建筑理论不同:以往的研究,都是以民族名称为依据,划分少数民族民居建筑的类型。这些建筑理论用于指导多民族混居区的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作者提出“怒江民居”的地域概念,该研究结论一方面作为多民族民居地域性的认知总结,另一方面作为民居更新的设计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促进横断山区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策略。 5.在“怒江民居”建设策略的指导之下,文章展开了对建筑模式的研究。 西南乡村建筑的发展受到各种外力、内因的牵引和推动。从建筑发展的角度,本文完善了建筑模式的涵义:包括推动建筑发展的动力机制(建筑的高级模式);以及建筑模式及模式语言(建筑的低级模式)。指出了怒江流域建筑发展的三种理想模式;并运用建筑类型学方法,对传统民居模式(空间模式、自然环境适应性模式)进行提取、转化,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之下民居发展的需要。最后,针对四类典型高山峡谷住居环境,进行不同民族的新民居方案设计。通篇研究旨在推动地域性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方面保护及延续了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论文研究为国家创新群体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理论》(编号:50921005)的子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