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枯萎病是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近几年在内蒙古各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且危害日趋严重,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马铃薯枯萎病菌复杂,遗传变异性大,抗逆性强,给该病害的防治增加了难度。本试验对马铃薯枯萎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测定、室内毒力测定及毒素的致病机制探索,旨在为了解该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学及分子鉴定,明确了内蒙古地区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至少有三种,分别编号为F1、F2和F3,F1为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F2为茄类镰刀菌(F.solani), F3为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其中F1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是该地区的主要致病菌。(2)对内蒙古地区马铃薯枯萎病致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F1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5℃,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0℃,最适pH均为7,最适碳源均为淀粉,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孢子萌发的最适氮源是硝酸钾;F2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5℃,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0℃,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6,孢子萌发的最适pH为7,菌丝对碳源的要求较低,可以较好的利用葡萄糖、蔗糖、淀粉及D-果糖,孢子萌发的最适碳源为淀粉和葡萄糖,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是碳酸铵,孢子萌发的最适氮源是硝酸铵;F3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0℃,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5℃,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7,孢子萌发的最适pH为6,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淀粉和麦芽糖,三种常用碳源葡萄糖、蔗糖及淀粉均能使F3孢子较好的萌发,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孢子萌发的最适氮源是硝酸钾;湿度对病原孢子萌发的影响较大,相对湿度低于85%病原孢子均不能萌发,在相对湿度为100%时三种病原孢子的萌发率均最高。(3)选取6种杀菌剂对3种马铃薯枯萎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差异很大,50%甲基硫菌灵(WP)和22.5%抑霉唑(EC)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均很好,EC50分别为1.69、5.59、5.03μg.mL-1和3.60、5.17、1.58μg·mL-1(4)F1即尖孢镰刀菌粗毒素致病性结果表明,该毒素对马铃薯幼苗具有与菌悬液及培养滤液相同的致病作用,但是致病力相对较弱。用F1粗毒素处理马铃薯幼苗后,幼苗根系活力降低,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且两者的变化幅度与毒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抗性鉴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克新1号品种抗马铃薯枯萎病的能力强于夏波蒂,而两个品种的马铃薯幼苗受F1粗毒素侵染后,体内PAL和P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处理过程中,抗性强的克新1号的POD和PAL两种酶活性均高于抗性弱的夏波蒂,且高活性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由此可以推断POD和PAL活性与马铃薯对枯萎病菌的抗病性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