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眼于当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我国民运会)的发展状况的视角,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广西民运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状况,找出影响广西民运会发展的原因,对促进广西民运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设性策略,为广西乃至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民运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本文通过对广西民运会的发展现状的深入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广西民运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贯彻国家民族政策的产物,国家和广西区政府相继出台的各种政策、法规,为广西民运会的举办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有力的促进了广西民运会的发展。2广西民运会经过历时20多年,共12届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赛事周期从举办之初的每年举办一届,逐步发展成为与国家民运会相应的每4年举办一届,举办地点主要集中在广西区内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民族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在同一届民运会上囊括广西区11个原住少数民族,表现出民族参赛的不完整性,项目设置上采取竞赛项目与表演项目共存的形式,竞赛项目逐届增加,到第12届是竞赛项目与表演项目几乎持平,而表演项目则逐届减少,表现出广西民运会的竞技化趋势,参赛单位随着广西区域行政单位重新划分逐届增加,广西民族学大作为一个独立单位参加广西民运会,广西民族大学的参赛表明了广西民运会与教育的结合。3广西民运会经过12届的发展,在群众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一些群众开始关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但是区内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还不够,大多数人对广西民运会与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仍缺乏了解,特别是城镇居民对这一方面的了解还很淡薄,少数民族群众对广西民运会的了解多为对本民族本区域的民族项目的了解,而对其他的广西少数民族群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表现出很不关心的态度。4广西民运会经过多年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没有取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他们对广西民运会的比赛形式、项目设置、项目规则及项目器材表现出极大的不满意,以至于不少少数民族区群众对广西民运会比赛项目发出了“那不是我们的民族项目,我们有我们的历史和传统”的心声。5推动全民健身是举办民运会的一个重要目的,现实中在人们的健身选项中很少能见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子,这对广西民运会来说不能不是一个警示,这说明广西民运会在推动少数民族体育普及和全民健身方面发挥还不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6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交流与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是国家举办民运会的目的之所在,广西民运会也不理外,广西民运会经过10多届的发展,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表演项目的存在,成为民运会展示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和形式,近年来广西各地区的民族项目交流逐步加强,交流范围涉及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同时广西民运会举办也促使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和产品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陀螺与绣球的投入市场,民运会举办期间的商品交流与商务洽谈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对民族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7纵观广西民运会十二届的发展,从其组织形式到经费来源都是广西政府(自治区民族事务局、自治区体育局)全权包揽。导致广西民运会不同程度地脱离了民族文化实际而没有赢得多数群众的认可,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然而,广西民运会的作用与其预期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广西民运会比赛内容项目的整理过程中过多的套用了现代西方体育的内容,从比赛形式到比赛内容无一例外,特别是项目规则的制定与民族项目比赛仪式的缺失表现最为突出,此现象致使大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民族内涵越来越少,这就使得民运会上民族项目弘扬民族文化的功能大打折扣;民族交流与团结虽说有所发展,但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交流频率也小的可怜,除了政府组织的民族项目比赛,民族间很少进行项目交往,这就直接影响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到目前为止,广西民运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作用很有限,有资料可参考的少之又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1以改革体育体制模式为突破;2加强对广西民运会的宣传力度;3挖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过程中,科学制定竞赛项目规则;4挖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过程中,致力保持项目器材的民间原始特征;5尊重地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存在的综合模式,注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6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与整理,提高广西各民族在民运会中的普及量;7加大弘扬各民族文化,适当引入比赛仪式;8合理安排项目设置,加大广西民运会中表演项目的比重;9在大、中、小学加大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力度;10经济上,加强广西民运会的“自给自足”功能,减轻政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