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观察,观察丁香止痛膏外敷辅助治疗癌症疼痛阴证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治疗前后对比的方法,对癌性疼痛阴证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比较和分析,对所获得数据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统计结果。结果1.受试者男女比例均为约1:1;年龄分层情况,年龄最小26岁,最大92岁。51-60岁所占比例最大。病种共有14种,肺癌患者居多,占31.4%。中医八个证型以气滞型居多,分占22.7%;其次为痰湿型、血瘀型,各占17.6%。用于不同部位为四个部位以腹部居多,有18例,占51.4%。2.治疗前与治疗第1天至第6天疗效对比分析(1)疼痛程度NRS评估量表临床疗效评价分析:CR有3例(8.6%),PR有5例(14.3%),MR有21例(60.0%),NR有6例(17.1%),总有效率为82.9%。(2)中医症候分型临床疗效评价分析:瘀血型总有效率最高,为90.5%,其次痰湿型为85.7%,气滞型为88.9%。阳虚型为最差,为66.7%。(3)对不同部位临床疗效评价:腹部疼痛疗效最好,为总有效率94.4%,其次为胸部,为90%,而四肢疼痛的总有效率最低,为33.3%。(4)疼痛影响的评估量表临床疗效评价:与他人关系疗效最好,总有效率最高,为91.40%,其次睡眠为82.9%。(5)与止痛药配合使用分布:受试者35人中,无与止痛药配合的患者共15人(42.9%),与止痛药配和的患者共20人(57.1%)。与止痛药配合中,规律用药的患者共14人(70%),其中,用药剂量无变化的患者12人(60%),用药剂量增加的患者1人(5%),用药剂量减少的患者1人(5%)。临时用药的患者为6人(30%)。(6)丁香止痛膏使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疼痛程度NRS评分比较:没有与止痛药配合的患者15人,丁香止痛膏使用治疗前疼痛程度NRS评分为4.3,治疗后疼痛程度NRS评分为2.5;与止痛药配合的患者20人,丁香止痛膏使用治疗前疼痛程度NRS评分为6.1,治疗后疼痛程度NRS评分为4.9。以上结果说明,没有与止痛药配合及与止痛药配合的2组,均可见治疗后疼痛程度NRS评分的减轻,显示了丁香止痛膏在癌症疼痛治疗方面的优势。3.不良反应人数共1人,所占比例为2.9%。其表现为治疗第6天可见,胶布处变皮肤红,无其他热肿疡等表现。其病人既往有胶布过敏史,停药后1周消失。判断为其使用实验药物可能没有相关性,可能有胶布过敏相关性。使用本药过程中未见成瘾性、恶心呕吐、多汗、嗜睡等不良反应,自身前后对比治疗后,未见血尿便、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异常。结论本研究采用丁香止痛膏,通过临床病例的观察,验证了丁香止痛膏外敷癌症疼痛阴证的疗效,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得到结论如下:1.从疼痛程度NRS评估量表来看,说明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均有明显变化,癌症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第1天至第6天疗效程度相似,表明药效有持续性。2.从疼痛影响因子的评估量表来看,说明治疗前后疼痛程影响度均有良好变化,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患者全身中医证候分型为气虚型、血虚型、阴虚型、阳虚型、痰湿型、瘀血型、气滞型、寒凝型8种,无论全身辨证何型,对各型癌症疼痛局部辨证为阴证的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其中瘀血型的疼痛总有效率最高,其次痰湿型、气滞型,寒凝型为最差。寒凝型疗效最差的原因考虑为寒凝型病理较少造成干扰。4.对不同部位临床疗效评价,腹部疼痛疗效最好,其次为胸部,而四肢疼痛的总有效率最低。四肢部位疗效差的原因考虑为寒凝型病理较少造成干扰。5.丁香止痛膏与止痛药配合使用,可增强止痛药效果,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癌症疼痛综合治疗有临床意义。6.对于疼痛程度NRS评分小于2.5分,可以单独应用丁香止痛膏,对于疼痛程度NRS评分大于4.9分,则需要配合止痛药为应用。7.中药不良反应少,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