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发展主要是个人的发展,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的发展包括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个性的自由发展三个方面,其中,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程度,因此,本文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切入讨论人的发展问题。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发源于物质生产实践。但是,社会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本文采取历史向度的分析方法,揭示了“社会形态”特别是“三大社会形态”的社会关系视域,分析了社会关系的演进过程: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在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个人的社会关系受制于血缘、地缘的关系,社会关系的狭窄性制约着个人活动及其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个体性的缺失,个人从属于一定的共同体。在物的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个人摆脱了血缘地缘的身份束缚,通过契约建立起广泛而又丰富的社会关系,但是这种社会关系采取了“物”的形式,马克思通过对商品、货币、劳动、拜物教的分析,揭开了社会关系的“物”的外衣,同时也揭示出其中隐藏的矛盾: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对抗;人作为异化状态的存在物;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冲突;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人的矛盾性存在,同时也为人的自由而发展创造条件。随着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需要的规模,自由人联合体建立,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现实基础,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发展,主体性水平全面提高,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通过丰富的需要达到每一个有个性的人。
哲学的目的不仅是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关系复杂多变,农民工作为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的一支劳动大军,其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农民工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关系进行分析,是本文的落脚点。农民工的身份是农民,社会关系交往受血缘、地缘基础上的人的依赖关系影响。但是,农民走出家乡,他的职业变成工人,进入城市生活契约的整合与约束之中,身份的家族色彩日益淡薄。由于长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户籍制度的束缚,农民工职业角色和社会身份分离,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过着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工人的“两栖”生活,成为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让·吕克·南希的“共通体”理论向我们表明农民工和企业主、城里人处于关系性的场域之中,相互需要,企业主、城里人应该放弃“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维,建立“关系思维”,构建“城乡共通体”。柏拉图的《理想国》启示我们,农民工的存在是异化分工的产物,不是符合人的天赋的分工。构建城乡共通体和消除异化分工都融合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