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之歌》中李舜臣形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u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勋是韩国当代文坛的的著名作家。金勋的代表作《刀之歌》是从2001年第一次出版至今已售出了100万册以上的畅销书,并于同年获得了韩国极具权威性的东仁文学奖。小说以朝鲜王朝重大历史事件壬辰倭乱为背景,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主人公李舜臣将军的生平事迹和辉煌战绩,着重描述了李舜臣将军人性化的一面。本文试图从《刀之歌》中展现的李舜臣将军的形象入手,集中分析李舜臣将军的性格特征,文学形象化以及作品中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并且剖析了小说的艺术特性。本文将分三个章节来进行分析。首先,以了解李舜臣将军的生平事迹为基础,对照记载李舜臣将军功绩的相关史实,通过这些实录,阶段性地分析李舜臣将军的文学形象。利用历史传记批评方法,以壬辰倭乱战争和李舜臣将军的传记为依托,按照不同的阶段剖析小说中展现的李舜臣将军的文学形象。其次,具体分析了在错综复杂的入际关系和矛盾中体现出的李舜臣将军性格。历史小说《刀之歌》主要是讲述了李舜臣将军在壬辰倭乱战争中感受到的绝望和孤独。失去骨肉的悲伤与如真的爱情,对死亡的坦然以及作为国家肱骨之臣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都在作品里得到了如实的体现。分析宣祖执政时期因为他的无能而为李舜臣将军带来的责罚;描写与元均之间的矛盾,议论了权力的权威性和暴力性。小说讲述了李舜臣将军批判宣祖的错误执政,用自己独到的判断力来指挥整场战役,对自己的下属恩威并施的英雄事迹。最后,本文利用接受美学批评方法来分析作品的艺术特性。通过自然与人类,士大夫和平民百姓的对比描述,揭示了壬辰倭乱战争的凄惨性,如实的反映了当代社会现实和本质的的差距,剖析了该作品的艺术特征。并且通过对李舜臣将军面对战争时心里感受的细腻描写,突出了将军尽量压制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现实腐败现象的不满。同时本文也对作品的叙述法和文体特征进行了举例分析。
其他文献
麦子与麦地形象在海子诗歌中不断复现,构成了一个意象系统,寄寓和熔铸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多层面的思考和想象。"麦子/麦地"之于海子,首先,意味着延续肉体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层面
<正>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暨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6日至4月
<正> 讨论主体性问题,首先要了解主体性的内涵。什么是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作为认识与实践主体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性的进一步具体化。所以,主体性乃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规定
介绍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中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方法和规范要求 ,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爆炸危险区域中选用不同等级的防爆电气设备。
近年来,互联网应用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信息过载问题日益严重,无论是用户还是信息服务提供商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信息化浪潮的来临使得各个领域产生
<正>中药厚朴(Magnoliae officinalis Cortex)是常见理气药,具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之功。目前,对厚朴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厚朴酚为主的脂溶性成分上。厚朴药材多水煎入药
会议
<正>于漪老师有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精彩的导入就是一堂好课的"第一锤",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
伴随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因其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奠基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我国语文选修课从开始距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开展以来,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状态与中医寒热证侯的相关性,从而为选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