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一部分APC突变导致Gardner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分析背景:Gardner综合征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一个亚型,用于指代FAP的表型变异,即伴有额外的结肠外症状。Gardner综合征导致的结肠内外症状,包括牙齿异常、骨瘤、胃肠息肉,结直肠癌等。Gardner综合征的致病机制是肿瘤抑制基因APC的突变。本研究目的是分析一个汉族Gardner综合征家系中APC基因的突变及其发病机制。材料和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27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B030311033);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70103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APC突变导致Gardner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分析背景:Gardner综合征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一个亚型,用于指代FAP的表型变异,即伴有额外的结肠外症状。Gardner综合征导致的结肠内外症状,包括牙齿异常、骨瘤、胃肠息肉,结直肠癌等。Gardner综合征的致病机制是肿瘤抑制基因APC的突变。本研究目的是分析一个汉族Gardner综合征家系中APC基因的突变及其发病机制。材料和方法:先证者,男,38岁,根据其临床症状诊断为Gardner综合征。采集家族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和Sanger测序进行APC基因序列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氨基酸保守性分析探讨APC突变的发病机制。进行单倍体基因型分析以鉴定突变的遗传来源。结果: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的APC突变筛查中,先证者和他的儿子都检测到APCc.4621C>T的杂合突变,但先证者有临床症状的母亲未发现该突变。该突变是无义突变,能导致截断蛋白的产生。APC mRNA表达分析证实患者血液中mRNA表达量相比正常对照下降了一半,且APC mRNA表达量受年龄的影响。氨基酸保守性分析证实突变位点呈高度保守性。单倍体基因型分析表明该突变所在的DNA单链来源于母亲。结论:APC c.4621C>T无义突变是导致Gardner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先证者的APC c.4621C>T突变很可能遗传自他患有临床症状的母亲,而不是先证者自发突变的结果。他的母亲可能是携带该突变的嵌合体。本案例说明,在Gardner综合征病例的基因诊断中,当先证者疑似自发突变时,有必要验证性腺嵌合的可能性。验证突变的起源有助于深入研究Gardner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第二部分δβ融合基因导致地中海贫血的分子遗传分析背景:在中国南方,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93%以上是点突变和几个bp片段的插入或缺失。由于极少量β-地中海贫血是由于大片段缺失造成的。所以常规的临床检测通常只针对常见的17种β点突变基因型。因此,它有时会导致误诊。本研究在一个中国家庭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在β珠蛋白基因簇上存在7416个bp片段缺失的基因型。该基因型在临床常规检测中被漏诊。材料与方法: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六口之家的中国家庭。通过Gap-PCR技术检测排除了常见α地中海贫血缺失基因型和β地中海贫血缺失基因型。RDB技术和测序分析排除了常见的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基因型和β-地中海贫血点突变基因型。复查中采用MLPA法检测β珠蛋白基因簇上大片段缺失的存在。用Gap-PCR法和测序法测定缺失的断裂点,确定了缺失的精确位置。通过mRNA测序,检测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缺失的精确位置是从β-globin基因簇坐标63625号碱基至71040号碱基之间的(NG000007.3),共有7416个核苷酸的丢失,包括HBD(δ)的第三号外显子以及HBB(β)的启动子区以及第一号和第二号外显子区,形成HBD与HBB的融合基因(Hb Lepore)。先证者的基因型是一个双重杂合子,含有βCD17(HBB:c.52A>T)基因突变和Hb Lepore。先证者表现了重型β-地中海的主要临床表型。先证者父亲被检测出携带βCD17突变。先证者母亲是Hb Lepore的携带者,临床表型是轻度地中海贫血,有明显的小细胞低色素症。cDNA测序验证了 Hb Lepore融合基因在先证者及其母亲的血液中均有表达。结论:我们采用的检测策略也是成功的,通过MLPA和gap-PCR成功确定了缺失的存在并验证了断裂点的精确位置,确定为Hb Lepore。提示了临床上要注意避免罕见Hb Lepore的漏诊。本实验首次在中国报道了 δβ-珠蛋白融合基因Hb Lepore的具体缺失位点,缺失范围为7416bp,丰富了地中海贫血基因库。本实验验证了 Hb Lepore融合基因在血液中表达,探讨了 Hb Lepore是同源染色体不等交换的结果。论证了 Hb Lepore的存在降低了 β-珠蛋白肽链的表达,导致δβ-地中海贫血表型。
其他文献
1.研究意义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膝关节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TKA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和稳定性,延长植入假体的生存寿命,提高患者整体满意度。最佳的下肢力线校准是影响临床疗效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力线校准异常可导致假体松动、关节不稳定和过早翻修。已有大量文献证实,术后最理想的下肢机械轴线应置于中立位0°±3°。然而,传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使用胫骨髓外定位工具和股骨
SET结构域(domain)是在果蝇三个调节因子Su(var)3-9、Enhancer of zeste、Trithorax羧基末端的一段共同序列,含有SET domain的蛋白同属于SET家族蛋白。已有研究表明SET家族蛋白通过甲基化修饰组蛋白或者非组蛋白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并参与到胚胎发育、肿瘤和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SETD4是课题组前期在研究内毒素休克的发生机制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
对于人和动物,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在情感、交流、工作记忆、思维、目标导向行为和社会认知等许多重要的功能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这些高级的认知活动都依赖于PFC对庞大信号网络的识别与整合,进而形成连贯、统一的知觉体验的过程。PFC也被认为参与了多感觉信息的加工处理,主要的证据来自于其与各感觉皮层、感觉丘脑及高级联合皮层等的解剖联系和对多感觉相关的神经影像学及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当前精神疾病中分布最广、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最大的精神疾病之一1,2。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往往存在副作用大、起效慢、缓解率不足等天然缺陷,尤其对重症且有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无能为力。因此对快速抗抑郁药物研究早已成为社会迫切需求3。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
研究背景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常见的非运动症状,甚至可能早于肌肉僵直、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的出现,最终可能发展成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PDD),但目前PD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海马区的突触可塑性变化是调节认知功能的重要生物学基础。小G蛋白Rho GTPase家族Rac1分子在调控
研究背景:脓毒症(Sepsis)是机体由感染所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在脓毒症发生过程中出现最早,通过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肺脏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脓毒症发生时,炎性介质高迁移率组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
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在全球的肿瘤发病率当中高居第三,死亡率高居第二,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结直肠癌的发生往往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大部分都经过从正常粘膜-腺瘤-腺癌这样一个过程。近年来,一大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骨髓来源细胞-MDSCs在各种疾病当中得到了广泛研究。MDSCs是一群未成熟的异质性的髓系细胞,具有抑制机体免疫的功能,在多种肿瘤中均可见MDSCs的浸润,而G-CSF是MDSC
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的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全球女性的健康。侵袭和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目前乳腺癌是以手术治疗辅以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研究乳腺癌的分子机制对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MYG1是黑色素细胞增殖基因1,定位于12号染色体,由7个外显子组成,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42KD,定位于细胞核和线粒体。MYG1含有金
背景与目的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是指以慢性运动和感觉发型神经病变为特征的常见遗传疾病,故也被称为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变。CMT发现已有130年,已报道的致病基因有90多个,统计发现仍有近30%的CMT患者未能找到致病基因。发病率约为1/2500,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及家系资料等。通常的临床表征是十到三十岁发生进行性的远端运动神经病变,导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死亡率主要由肿瘤转移引起。乳腺癌主要扩散到肺、脑或骨骼。肿瘤转移是癌细胞从原发性肿瘤转移到其他组织或器官的过程,发病机制复杂,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从研究现状来看,在临床上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探究乳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潜在分子靶点,寻找有效的、针对性的靶向小分子药物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科研和临床意义。双皮质